溝通技能訓練

  溝通這個技能的學習從來沒有出現在我們的教育中,進入工作階段後,這方面的技巧和經驗也是全靠個人自行體悟,但這個技能絕對是從生到死工作生活泡妞方方面面全都能用得到的技能,非常有必要專門的學習。下面小編整理了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技巧01

  溝通行為技巧的培養:

  1. 目光交流:從小就培養孩子和人交流時要注視對方,不能看著別處。

  2. 輪換表達:要讓孩子儘快理解兩個人不能同時說話,要等對方說完再開口,懂得輪替交流的規則。如果剛開始時孩子對要求不能理解,訓練人員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輔助。如:講話時把手或用到的玩具放在自己口前,講完後把手或玩具放在孩子口前,表示現在該你說了。如果每次你都能這樣做,不久他就能理解什麼時候該聽,而什麼時候該說。一旦孩子理解了輪替交流,不再搶話,就可以把這個提示動作去掉。

  3. 禮貌行為:從小就要注重培養孩子基本的禮貌行為和禮貌用語。如:見面要打招呼,離開時要說“再見”;要讓老人先走或給老人讓座等等。一些聽障患者由於從小缺乏這方面的培養,長大後也不懂得這些禮貌行為,使得周圍的人總是把他們當成與眾不同的一員。

  很多家長雖然也注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但方法不當。例如,家長讓孩子對老師說“老師好”,而孩子當時的語言水平只能表達出“好”,於是家長就馬上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說出這句話。當每次交流都演變成這樣的正音或學說話時,就完全喪失了交流的意義,而且會引起孩子的厭煩和牴觸。因此,在生活中培養孩子與人交流時,不用要求他一定表述準確完整,家長只要呈現出正確的交流行為和語言就可以了。

  4. 積極互動、好奇提問:善於在生活中引發孩子提問,能夠調動孩子的好奇心。

  5. 給予迴應:在別人講述時,聽者要能夠表示出正在聆聽,可以說出“啊、對、是嗎?”等表示迴應。當講話者向他提問時,應能夠做出相應回答。這些也是交流溝通的技能。

  技巧02

  一經常被人遺忘的溝通關鍵:認知差異

  溝通時常見的誤區就是把注意力過度的放在自己的表達上,認為自己只要“認真的表達”,溝通就完成了,對方肯定會理解自己想要傳遞的資訊。

  但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知識體系、個人經歷等諸多不同的地方,對方並不一定能準確的接受並理解你想要傳遞的資訊。

  一個溝通的完整過程是這樣的:

  1. 大腦產生想要表達的資訊

  2. 將腦中產生的想法轉換成對方可理解的資訊如語言、動作、圖形等

  3. 表達給對方

  4. 對方接受資訊,並將接受到的資訊進行分析理解

  5. 轉換後的資訊進入大腦,成為對方理解的最終資訊

  想法——>轉化成資訊——>表述 接受——>轉化成資訊——>理解

  對溝通過程認識不足,就很容忽略認知差異帶來的影響。

  常常是自己費了半天口舌,對方還是一頭霧水。

  當我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後,並不確定對方是否正確的理解我們的意圖。

  這是可以採用“反饋修正”的方法來提高資訊傳達的準確率。

  反饋修正:

  1. 表達自己的建議後,請對方複述一遍

  2. 略過大家理解一致的部分

  3. 將對方複述過程中產生的差異部分抽取出來,再次表達

  4. 請對方複述二次傳遞的資訊

  5. 如果對方理解還存在差異,換種表達方式再進行嘗試

  6. 重複以上步驟,直至最終消除誤差

  必須經過不斷的溝通,才能儘可能的消除認知差異,所以溝通時要保持耐心。

  二如何更成功的表達

  獲得他人的理解是人類源於本能的渴望,但如果我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就很難讓他人正確的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想法與感情。

  如何能更好的表達?

  1選擇精準的表達工具

  常用的表達工具有口語、文字、符號、圖形、肢體語言等,適當的選擇表達工具會有助於提高資訊傳遞的準確性。

  如果你想向戀人表達自己的愛意,那比起給她發一條資訊,面對面的擁抱親吻,說出愛她的情話,後者顯然效果更好。

  當你打算彙報本年度銷售業績時,圖形顯然會比數字看起來更加直觀有力。

  三肢體語言

  之所以單獨把肢體語言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我們在肢體語言方面的訓練與經驗實在是太少太差。

  語言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低效率的溝通方式,而肢體語言則包含了更豐富的資訊傳達。

  這也正是我們看電影時,僅僅是角色的一個眼神,我們卻能在那個瞬間感受到非常豐富的難以用語言形容的資訊。

  文字是可以偽裝的,但肢體語言卻很難偽裝的出來。

  網上文筆激揚才華橫溢讓我們覺得很厲害的人,在現實中見面時卻和網路上的形象差距甚遠。

  肢體語言是即時性的,不會有過多的時間思考,能更多的反應一個人的真實狀態。

  如果沒有好的肢體語言,口中所說出的句子再優雅考究,也不會給人好的印象。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當你會想起某個人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這個人的形象,還是他所說出的話語?

  也正因為此,在網際網路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還是需要通過面試、會議、約會這樣的方式來更深入的瞭解彼此。

  另外,肢體語言會令人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可以拉近彼此間的關係,無論雙方發過多少簡訊,打過多少電話,也不如真正見面對雙方關係的增進更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