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自我介紹

  出入社交場合,免不了要自我介紹一番,或者引薦朋友認識。在一般情況下,為他人介紹都是雙向的,即第三者對被介紹的雙方都作一番介紹。下面小編來告訴你人際交往過程中如何做好自我介紹吧。

  自我介紹:個人自我介紹知識

  自我介紹:在社交活動中,如欲結識某些人或某個人,而又無人引見,如有可能,即可向對方自報家門,自己將自己介紹給對方。

  如果有介紹人在場,自我介紹則被視為不禮貌的。

  自我介紹的時機:應當何時進行自我介紹?這是最關鍵而往往被人忽視的問題。

  在下面場合,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自我介紹。

  1、應聘求職時。

  2、應試求學時。

  3、在社交場合,與不相識者相處時。

  4、在社交場合,有不相識者表現出對自己感興趣時。

  5、在社交場合,有不相識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紹時。

  6、在公共聚會上,與身邊的陌生人組成的交際圈時。

  7、在公共聚會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組成的交際圈時。

  8、交往物件因為健忘而記不清自己,或擔心這種情況可能出現時。

  9、有求於人,而對方對自己不甚瞭解,或一無所知時。

  10、拜訪熟人遇到不相識者擋駕,或是對方不在,而需要請不相識者代為轉告時。

  11、前往陌生單位,進行業務聯絡時。

  12、在出差、旅行途中,與他人不期而遇,並且有必要與之建立臨時接觸時。

  13、因業務需要,在公共場合進行業務推廣時。

  14、初次利用大眾傳媒向社會公眾進行自我推薦、自我宣傳時。

  自我介紹時應先向對方點頭致意,得到迴應後再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等。

  自我介紹的具體形式:

  1、應酬式:適用於某些公共場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場合,這種自我介紹最為簡潔,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項即可。

  “你好,我叫張強。”

  “你好,我是李波。”

  2、工作式:適用於工作場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職單位及其部門、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等。

  “你好,我叫張強,是金洪恩電腦公司的銷售經理。”

  “我叫李波,我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外國文學。”

  3、交流式:適用於社交活動中,希望與交往物件進一步交流與溝通。

  它大體應包括介紹者的姓名、工作、籍貫、學歷、興趣及與交往物件的某些熟人的關係。

  “你好,我叫張強,我在金洪恩電腦公司上班。

  我是李波的老鄉,都是北京人。”

  “我叫王朝,是李波的同事,也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我教中國古代漢語。”

  4、禮儀式:適用於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一些正規而隆重的場合。

  包括姓名、單位、職務等,同時還應加入一些適當的謙辭、敬辭。

  “各位來賓,大家好!我叫張強,我是金洪恩電腦公司的銷售經理。

  我代表本公司熱烈歡迎大家光臨我們的展覽會,希望大家……。”

  5、問答式:適用於應試、應聘和公務交往。

  問答式的自我介紹,應該是有問必答,問什麼就答什麼。

  “先生,你好!請問您怎麼稱呼?請問您貴姓?”

  “先生您好!我叫張強。” 主考官問:“請介紹一下你的基本情況。”

  應聘者:“各位好!我叫李波,現年26歲,河北石家莊市人,漢族,……。

  自我介紹:為他人做自我介紹知識

  一、標準式介紹

  適用於正式場合,內容以雙方的姓名、單位、職務等為主。例如:“我來為兩位引見一下。這是位天時音像公司***部馬菲***,這位是五彩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大力先生。”

  二、強調式介紹

  其內容除被介紹者的姓名外,往往還會刻意強調一下其中一位被介紹者與介紹者之間的特殊關係,以便引起另一位被介紹者的重視。例如:“這位是我的女兒劉曉,請楊總多多關照。”

  三、簡介式介紹

  適用於一般場合,內容只有雙方姓名一項,甚至只提到雙方姓氏為止。接下來,就由被介紹者見機行事。例如:“我來介紹一下位是張教授,你們認識一下吧。”這位是劉教授,你們認識一下。

  四、引見式介紹

  引見式介紹適用於普通的場合,介紹者所要做的是將被介紹者雙方引到一起即可。例如,在一次聯誼會上,主人可以這樣說:“大家以前都是校友,但有的不在一個年級,請大家相互認識一下吧。”

  五、推薦式介紹

  推薦式介紹適用於比較正規的場合,介紹者是經過精心準備而來的,目的是將某人舉薦給某人,介紹時通常會對前者的優點加以重點介紹。加:“這位是肖飛先生,他是一位出色的外觀設計人才,對企業管理很有研究,還是經濟學博士。杜總,你們細談吧!”

  六、雙向介紹

  他人介紹是經第三者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介紹的一種介紹方式。他人介紹通常是雙向的。為他人作介紹時必須遵守“尊者優先”的規則。即把職位低者、晚輩、男士、未婚者分別介紹給職位高者、長輩、女士和已婚者。有家人在場的時候,要把家人介紹給同事、朋友。把後來者介紹給先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