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與孩子溝通

  ?正確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正確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正確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四個問題四句話

  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3,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的幫助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調查女兒的價值觀,瞭解她心裡面覺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女兒,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麼;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很關心你,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包含了很多關愛關懷在裡面,事實上也證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關鍵的就是親子關係要處理好。如果家長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絕對的責任,孩子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相信家長所有批評、表揚的出發是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潛意識裡對此達到完全相信,那麼這種關係是良性的,是相互關愛、相互支援、相互理解的穩定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簡單的事情,用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伴隨孩子成長”。但是,現實生活大部分人的親子關係是不穩定的,或者說是扭曲的,孩子並不能真正信任家長。

  誰家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國98%的家長錯把愛的方式當成了愛。比如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吃,最好的衣服穿,這只是一種愛的方式,並不是愛本身。而家長們的愛也經常是有條件的,比如會出現只要這次考試得了前三名,就帶你去哪裡玩等等。

  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感情,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是無條件的,是一種整體接納的,是要讓對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個好家長並不難,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幾句話:

  1,絕對禁止高壓/打罵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關係。

  2,真正地無條件愛孩子,給予孩子精神意義上的愛。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時常對其鼓勵表揚。

  5,調正親子關係,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正確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與孩子溝通的五個技巧

  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發生了不開心的事情時,很多事情在大人看來是很小的事情,不值得在意,但是在孩子的心裡,這件事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你只懂得站在大人的立場來看待發生的事,那麼你永遠也無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學會換到孩子的立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受事情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帶給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才能真正與孩子有效地溝通,並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也會因此覺得安全、溫暖。

  使用孩子的語言,有利於與孩子溝通

  有些孩子比較不喜歡錶達,即使在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回到家也是沉默,不願意或者是不敢對家長說。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心裡好像有事卻又不說,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語氣,會讓孩子感覺輕鬆一些,也會覺得和你親近一些,那麼,也許他會願意跟你分享他所發生的事情。

  與孩子處於同一高度講話

  如果你筆直地站著,跟孩子講話,對於孩子來說,大人的高度比較高,會造成壓迫感,如果你想更親近孩子,最好是和孩子處於同一高度講話,當你蹲下來,和孩子處於同一高度的時候,你會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這同樣有助於你理解孩子的世界。這樣對於孩子來講,也會感覺到更舒服。

  借用遊戲巧妙與孩子溝通

  對於不愛講話的孩子,可以通過玩遊戲或者是同他一起玩玩具的方式來開啟與其溝通的通路。瞭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玩。當孩子獨自一個人玩弄著地上的玩具時,你不妨加入他,和他一起玩,和他一起構建不一樣的世界和語言,那麼從中你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另外,通過孩子對待玩具的態度,以及孩子賦予玩具不同的含義時,你也可以從中得知孩子內心的感受和狀態。

  自我暴露,引導孩子表達

  通常孩子如果遇到了什麼高興的事情時,會情不自禁地告訴周圍的人,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高興的事,對於比較安靜的孩子,就不一定會主動說出來。如果你知道孩子是因為什麼事情而不高興,或者是因為什麼事情正在難過或生氣,但是他卻不敢仔細地表達出來。那麼你也可以嘗試講講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歷,同時講講自己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再進一步慢慢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表達感受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