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環球轉型論壇壓軸演講稿

  馬雲是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是聞名國際的優秀商人。下面小編分享一些馬雲的演講稿,希望能對小夥伴們有用。

   馬雲英文演講:別人的抱怨就是你的機會

  Alibaba Group opened its national office in Malaysia today, marking a new chapter in the company’s deepening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Malaysia, which is the first eWTP hub outside of China.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Kuala Lumpur at The Vertical Bangsar South, the new office signifies Alibaba Group’s continued endeavour to bolster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 Malaysian SMEs and young entrepreneurs, provide support and platforms to assist them to drive exports, as well as offering extensive training programs to help them take advantage of digital innovations and trade opportunities.

  “Alibaba’s focus is on three areas when we partner with Malaysia as well as other countries – to digitize our local partners and empower small businesses and young people to go global.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nly large corporations have benefited from globalisation. Imagine if we can support 60 million small business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Alibaba’s vision of a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economy,” said Mr. Ma at the Alibaba office opening ceremony in Kuala Lumpur.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we will support and empower as many small businesses and young people as possible to use technology to become local kings and benefit from globalisation.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our story in Malaysia and I think Alibaba’s story will be long and we will make this story together,” he added.

  Serving as a ‘one-stop solution centre’ for local businesses, the country office is designed to engage with existing local partners, help Malaysian businesses identify global cross-border trade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to support the country’s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I would like to congratulate Alibaba for the opening of its national office in Malaysia. We consider this a shining symbol of China-Malaysia friendship that is based on mutual respect and benefits that augurs well for the cooperation on the part of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people from both countries. We look forward to the opportunities this partnership will bring to Malaysian SMEs and I am confident that the eWTP together with the Digital Free Trade Zone DFTZ, will encourage more Malaysian SMEs to participate in ecommerce and increase their exports to other countries in Asia and beyond.” said Minister of Finance Malaysia, Yang Berhormat Lim Guan Eng, told guests at the ceremony.

  “China and Malaysia have enjoyed a profound friendship and flourishing trade over the centuries. The robust numbers we see about our bilateral trade proves the strength of our economic relations. The launch of Alibaba’s Malaysia office is yet another step to boost a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said Mr. Bai Tian, China’s Ambassador to Malaysia, at the ceremony.

  In November last year, Alibaba successfully launched its first international eHub in Malaysia under the eWTP initiative, with an emphasis on facilitating exports for Malaysian SMEs and creating the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global trade with services encompassing e-commerce, logistics, cloud computing, mobile pay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Since then, various initiatives have been undertaken by Alibaba Group in Malaysia in order to build inclusive and innovative global trading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for local SME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libaba’s first regional e-fulfilment hub in the KLIA Aeropolis DFTZ Park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libaba Cloud’s internet data centre in Malaysia - Malaysia’s first global public cloud platform.

  

  大家下午好。可否再把燈光調亮一些?我想看到大家的臉。我會害怕對著黑乎乎的一片說話。這次的行程有很多很棒的對話,我感觸很深,讓我想起了很多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

  一、樂觀、堅持、不抱怨,才有機會

  首先,我想說,我並不是個有天賦的人,我也沒有受過培訓。我也從來不聽從媽媽或者老師的話,我會說,不不不,我從不這樣聽話。

  如博爾特前面發言所說,教練告訴他的每一件事情,他聽了就相信。而對我來講,從媒體上或者從其他人那裡聽來的事情,我會花2-3秒鐘思考,這是對的嗎?我能否做些不一樣的?這是我自己培養的習慣。我不是一個有天賦的人,因為我失敗了很多次。我試了7年才完成中學、人家用了5年,這是很糟糕的。每一個人都試著進大學,進好的中學,但我們都曾失敗過,我是失敗者中的一員。我想進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都失敗了,考大學我失敗了3次,然後申請工作我失敗了差不多30次。我記得,當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我沒考上大學,我想在KFC找一份工作,24個人去了,23個人被錄取,我是唯一沒有被聘用的。

  然後我試著去考警察,5個同學去,4個被錄取,我又是那個沒被錄取的。當我們開始阿里巴巴創業之路候,我試著去融資,我去了矽谷,和投資人對話,我見了超過30個投資人,沒有一個願意投給我們。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事情是,我們犯了那麼多錯誤,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被別人拒絕,我都把它當作一次訓練。今天,當有人說,哦,我很失望的時候,我不覺得我是被這個公司拒絕了,我不覺得我失敗了。對於我來說,如果被人拒絕,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被別人接受才是並非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我開始做生意,嘗試銷售,每天我都給陌生人打電話、出去見客戶。出門之前我都告訴自己,我要見12個客戶,我都不會有機會贏的。一個機會都沒有。然後當我回來,確實沒有機會,我說,看,我是對的吧,我就知道沒有機會。但是如果我贏了一個客戶,我就是比預期做得好。所以每一次,我們犯的每一個錯誤,都是一個很好的令你將來成功的寶庫。

  有許多關於馬雲的書,關於阿里巴巴的書,但所有這些書都不是我寫的。我不認為我應該寫一本書。當有人開始寫一本關於自己的書,那就是他老了,該退休了。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想寫一本書,書名將是《阿里巴巴和1001個錯誤》。

  是錯誤使我們與眾不同。每一次我們犯錯,我們學習,檢查自己。其實我們每一個錯誤、每一次失敗都是自己的錯。如何改正,如何下次做得更好。在中國,我開始和很多企業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我想告訴他們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我的培訓過程就是失敗的經歷。你知道,我接受的培訓是做一個高中老師,我一天都沒有經歷過商學院的培訓,我絕對不是被培養成為一個MBA的學生。

  這些年我看到很多人去學MBA。他們去之前非常聰明,但回來時都變蠢了。因為他們想,這是教授教的,這是經濟學家講的。他們去之前思維非常活躍,但回來時好像被僵化了。

  我在中國設立的湖畔大學是培養企業家的,我們用的大部分案例都是失敗的故事。為什麼失敗。大多數人都會失敗。如同在戰場上,生存下來的人才是贏家。所以當你做生意的時候,你得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不要擔心,大多數錯誤,你會覺得那個傢伙怎麼那麼傻,他怎麼能犯這樣的錯誤。其實你也會犯同樣的錯。你會的。所以我努力教我自己。我讀過很多很多的案例,人們為什麼失敗,我不斷地意識到,這傢伙這麼聰明,而他失敗了,為什麼我會有機會贏。你瞭解越多,你越會變得積極。

  另外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要用自己的思想來思考。你的教育,你的背景以及你擁有的經驗都令你變得與眾不同。你不應該永遠跟隨別人走, 你應該遵循自己的規則。

  當我要與有經驗的人競爭時,我對自己說,等等,請給我30年。他會變老,我就擁有了機會。當我與比我富有的人競爭時,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我對自己說,15年後,我可以準備,讓我們再競爭。所以,你總是有機會獲勝的。

  如果你真的不太可能遇到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那麼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成功的。比爾 蓋茨,沃倫 巴菲特甚至史蒂夫 喬布斯,很多人。我發現成功的人都擁有具有魅力的性格。像侯賽因波特一樣。他們樂觀,他們從不抱怨。如果你不樂觀,你就沒有機會贏了。如果你抱怨,我年輕時會常常抱怨。我抱怨道,當我想做軟體,比爾 蓋茨已經做了。我想做這個,那個傢伙也已經做了。當我想做雞肉時,肯德基比我們做得更好。而且我們總是想像比爾 蓋茨一樣成功,但這是不可能的,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 蓋茨。很多像你一樣的人會說,比爾 蓋茨沒有完成哈佛學業,我也應該離開哈佛。但是隻有一個比爾 蓋茨。

  所以,我發現那些總是樂觀的人,他們總是看到更光明的未來,他們甚至不會抱怨。因為當人們抱怨的時候,他們正在失去機會,並且被抱怨遮擋了思想。所以我從這其中學到了,機會何時出現?當世界充滿了抱怨的人,那麼這個世界處處都是機會。你可以解決人們抱怨的問題,那是個很好的機會。而且我發現我的很多高中、大學朋友,這些年我遇到他們,唯一發現的是,他們總是在抱怨。

  請不要笑,我們有很多人都在抱怨這個世界。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永遠止步不前,我們必須考慮,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我們無法阻止。這是最好的時光,也是最糟糕的時候,都取決於你的態度。

  我認為這是本世紀最好的時光。此時人類從未如此幸運。有一天你看到金融危機發生了,你擁有了這個,你擁有了那個,你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看到的是,這些都意味著大事件正在發生。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幸運,在這一刻,我們就是他們。

  二、未來30年才是網際網路時代

  首先,我認為三次技術革命都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第一次技術革命,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很幸運。第二次技術革命也是如此,為人類帶來了大量機遇。現在是第三次,我們很幸運。每一次技術革命發生,社會都會有巨大的動盪。它會摧毀很多工作機會,但也帶來了大量工作機會。

  相信我,我所學到的一點是,每一次技術革命大約需要50年。前30年是關於技術本身,後30年是這種技術的使用、這種技術的應用。所以,第一次,第二次,這是第三次。

  網際網路剛剛過去了30年。未來30年對任何國家、對任何人都至關重要。無論你喜歡與否,會有大量好工作,今時今日你所認為的那些好工作會消失。

  新的事物正在發生,有趣的事物正在發生。所以,如果你還記得,過去20年被稱作網際網路技術,未來30年被稱作網際網路時代。這正是我想要對所有年輕人發出的號召。請留意那些30歲以下的人,留意那些少於30人的公司。我認為阿里巴巴能夠成功的原因,正是19年前當我們開始這項事業,以及15年前當我們開始做淘寶、開始B2C模式的時候。說服人們來使用這項服務在當時非常困難,尤其是新服務,沒有人想要嘗試。

  不成功的人們、想成功的人們,讓我們來幫你。所以有一些重點,美國企業來到中國,他們觸達到了成功者。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幫助那些不成功的人,聚焦在年輕人身上,從他們18歲甚至15歲開始。

  在過去的中國,在古老的歷史中,如果你能說服長者,年輕人就會跟隨。而在今天,如果你說服了年輕人,那麼父母將會跟隨。如果你改變了年輕人,你就改變了未來。如果你相信未來,相信年輕人。所以15年前,我們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20歲以下的年青人身上,如今他們已經35歲了。他們上網獲取資訊、上網購物、上網做生意,都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我們認為,再給他們10到15年時間,他們將成長為部長,他們將成為總統,屆時世界將會發生改變。所以這是我們所相信的,我想告訴在場所有的年輕人,這是你的時代。在這個世界,很多人抱怨網際網路摧毀了大量的生意,但並不是網際網路摧毀了生意,是落戶的思維、態度、封閉自己、落後思維,是這些想法摧毀了他們自己。我想說的是,人們說技術摧毀了就業,我說不,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比人們想象得更多,技術創造出了不同的工作。這是我們、這是中國和亞洲的機遇。

  三、五個新將會改變世界

  我認為有幾種新技術、幾項新趨勢將會改變世界。比如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制造以及新能源。

  這五個新即將發生,即將在未來10至20年改變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每一家企業。那什麼是新零售。今天我們說電子商務。中國正在快速增長,但傳統零售業運作不佳。中國電子商務增長如此之快,增速超過美國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的傳統零售業非常之好,基礎設施業務非常之好,網際網路無法滲透進去。但在中國,傳統零售業做的並不好。我認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是如此。因為這種不好,網際網路成為一種新技術,我們就利用網際網路來優化新零售,並且讓它迅速成長。

  所以我說,在那個時候,電商在美國只是一道甜點,而在中國是主菜。什麼是新零售,它意味著線上,線下加上物流,所有這一切融合在一起,才是新零售。所以在未來的10-15年,不再有所謂的線上,線下生意。所有的線上線下將在未來融合在一起。

  什麼是新制造。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製造業意味著可擴充套件性。越大的規模越好。但當你看到沃爾瑪, 你看到流水線,標準化和低廉的人工成本。這個世紀會定製化,每一樣東西都應該是定製化的,智慧化製造的。很多事情將會改變。當你在一部電話裝一個作業系統,打電話只佔了20%的使用。今天,80%的時間,手機並不是用來打電話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汽車上裝一個作業系統,或者我們一個作業系統內置於一盞燈,一個電冰箱或洗衣機,世界就發生改變了。所有的事情都會產生結果。同樣的,新制造將讓很多行業發生改變。今天,如果你的行業是基於流水線,標準化,低成本,低價值,低價格,你不會有未來。

  第三個是新金融。在過去200年,金融行業試著聚焦在20:80的方式上。他們做的所有事情只是為了那20%的人群,大公司,跨國企業,富有的公司。他們不在意剩下這80%的公司,或者那些沒有金融服務支援的中小企業。所以,新金融運用資料技術,運用新科技,賦能這從未被顧及的80%的中小企,及那些一直沒有觸達的消費群體。這是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我也相信很多大型銀行,傳統銀行會轉為擁抱這樣的改變。

  今天,傳統銀行業不是為80%的市場服務的,也不是為80%的消費者服務的;但是這股新浪潮將比你想象還要來的快。移動技術,移動支付,來看看今天的印度,在短短兩年內,我們在當地的合作伙伴已使用手機支付普及了兩億人,他們用手機來支付和取錢。所以,如果你使用傳統的方法,這幾乎是不可能在兩年內發生的。那麼,新的金融機構將會改變這個局面,新的金融體系將會改變這個世界。

  接下來是關於新技術。在亞洲,我們錯過了資訊科技IT時代,今天我們在資料技術DT時代。我看,從IT時代到DT時代。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IT試圖讓你變強, 賦能自身。而DT則是為了使其他人變強。DT是如此強大,所以在IT時代,亞洲失去了機會。我們沒有IBM,我們沒有微軟,我們沒有思科,我們沒有Intel晶片。但在DT時代,我們有機會獲勝。我認為,對於亞洲與小企業來說,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落後的國家,這是我們的機會。今天我們的手機比20年前強大的個人電腦更加強大,來看看亞洲,看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如此多的農民都在使用手機。如果我們可以使用移動技術,收集資料,事情將發生改變。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用DT實現發展,而不是使用IT的方式。什麼是移動技術?什麼是資料技術?什麼是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這些是我所思考的事項,亞洲人可以從中發現很好的機會。

  另外,最後我想說的一件事是,新能源。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能源是煤炭,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這個世紀、下個世紀的能源是什麼?是資料。沒有資料,任何事情都無法做成。而且我想告訴在場的所有年輕人,不要說你沒有像你的父親那樣的機會。你父親可能沒有“五個新”所帶來的機遇。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學習,從現在開始準備,你可能在10年後取得成功。也許你無法在明天成功,但如果你準備好了,如果你相信未來、相信技術、相信技術革命將會改變世界。現在就做。10到15年後回首,今天的你並非由昨天決定,而是由10到15年前你所做的事情、你的努力所決定。 所以,15年之後你的生活,正是今天你的決定和努力所決定的。

  四、技術革命是未來三十年的變革

  這就是我所堅信的。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在怎樣的家庭。如果你碰巧出生在比爾 蓋茨家族,你很幸運。但不可能。我們無法決定出生在何處,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死在何處、以何種方式死亡。如果你想死在監獄裡,很簡單。如果你想去世時有很多朋友,你必須交到很多朋友,你必須改變你的性格、你的價值觀,所有這些事情。而我知道,我不想死在我的辦公室裡,我會退休,我會死在海灘上。

  生活不是關於工作。生活是你來到這個世界,在這裡的一段旅程。我相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度假的。好吧,我想還有一件事不管你喜不喜歡,就是這個世界的變化比你想象的快得多。很多事情會改變。正如我說的,很多白領的工作正在消失。所以你看,如果你是做資料分析的人,你正在學資料分析,資料分析將是熱門工作。但是我要告訴你未來十年會沒有資料分析。

  機器將會比你做得好得多。過去的20年中,我們把人變得像機器,未來20年,我們將讓機器變成人。機器會人更強大,比人聰明。我認為,八年前我告訴我的團隊,我說30年後,最好的年度執行長、《時代》雜誌的封面將是一臺機器。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們看吧,如果我們還能活30年。因為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人們專注於生意,專注於製造。

  未來30年的業務核心在於創造力。因此,很多事情已經改變了。教育,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認為不能只教知識。機器學知識更快。人們比較誰更聰明,這個人可以記憶力很好,記得每個字、每句話,他非常聰明,能記得所有東西。我告訴你,機器的記憶比你好。它們可以快速計算,機器的計算比你快,機器永遠不會生氣、永遠不會累,而且總是能比你做得更好。所以,如果將來你想與機器競爭,誰更有才能,你不可能會贏。

  要如何與機器競爭?我認為,我們應該教會孩子文化、價值觀。我認為這些是人類可以勝過機器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教會我們的孩子兩件事情,教育的重點是想象力、創造力和團隊精神。我們應該教孩子音樂、運動,運動讓孩子們明白什麼是團隊合作,音樂和繪畫讓人們瞭解什麼是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教育的方式,我們會面臨很大的麻煩。我們的孩子會抱怨。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我們的錯,是我們沒有這樣做。

  所以我相信,未來不會是知識的競爭,而是智慧的競爭、經驗的競爭,在這樣一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樣一個複雜的世界中生存下來。

  今天人們擔心機器變得更聰明,它們下棋比我們好。天哪!我要怎麼辦。我從來不為此擔心。為什麼要擔心呢?機器,我不喜歡人工智慧,這個世界,對我來說,人工智慧就是阿里巴巴的洞察力。這不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如果你嘗試教一臺機器做一些人類可以做的事情,這只是對人類的侮辱。機器應該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所以,我相信這不是人工智慧,應該叫機器智慧,因為只是做一些人類不能做的事情。就像汽車一樣,我們知道汽車可以比人類跑得快,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做一部模仿人類的汽車。如果你把輪子設計得像人類的腿,它不可能跑得快。因為它是輪子,而人類沒有輪子。讓我們做些不一樣的東西,計算、大資料以及其他所有的東西,我們必須非常明確人類不是機器,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們永遠能勝過機器。不用太過擔心。我從不擔心科學家們擔心的大部分東西,我從不擔心總理們擔心的事情,我只擔心我會擔心的事情。因為在阿里巴巴,每天要擔心的東西已經夠多的了。

  五、企業家是社會科學家和藝術家二者合一

  接下來我想說的是,年輕的商人、年輕的企業家,我聽他們說我沒有李嘉誠那樣的機會啊,我沒有郭鶴年先生那樣的機會啊。我告訴你一件事,他們在被稱為企業家的時候可能沒有你這樣的機會。什麼是企業家?我的理解是,企業家是社會科學家和藝術家二者合一。你必須是一個社會科學家,你必須瞭解人,人的行為,人的需要,你必須改變自己。企業家也必須很藝術。如何組織團隊?馬雲成功的原因並不是我很聰明。我認識一些很了不起的人,知道如何與別人一起工作。那些了不起的人和我將瞭解社會和人們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公司更成功,你必須展示出你為社會解決了什麼大問題。你為社會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的機會就越大。你就會更成功。

  如果你為你的村子解決了問題,這就是一個村莊的公司。如果你為你的省份解決了問題,它就是一個省份公司。如果你為國家解決了問題,你就是一個國家企業。這個責任取決於你如何為之工作。企業家會如何轉型?企業家將會網際網路化,成為網際網路化的企業家。我相信在未來20 到30年,至少90%的生意將會在線上。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網上做生意,如果你是一個小生意,你只能做本村的生意。而且你的業務規模取決於你所在地區能觸達多遠。所以今天當你使用網際網路,你可以接觸到全世界的其他地方,跨國家、跨省。你知道,尊重其他文化,為別人創造價值。

  未來30年,世界不屬於網際網路公司,而是屬於那些能更好地使用網際網路的公司。這是我們的機遇。你不需要懂技術,但是你要知道怎麼用技術,並且運用好技術。我並不會嘗試去做一個工程師。直至今天,我不瞭解電腦為何能運作,我仍然不知是什麼原因。不知道不要緊。我覺得只要你懂得賞識和欣賞懂技術的人,讓他們瞭解這些。

  我曾經是一個小企業的產品測試員。世界上大多數的小企業都很畏懼高科技。當他們聽到高科技這個詞,他們會避而遠之。我會是產品測試員,當工程師完成一個產品,我會來試用。如果我不能用,我相信80%的人都不能用。把它當作垃圾扔掉。如果我可以用,說明是一個好產品。我不希望手動調節任何東西,我希望是簡單輕鬆的點一下,就完成,得到你想要的。

  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情商、智商和愛商

  然後人們說,你是一個企業家,你要有錢。錢不是必需的。不是錢改變世界,如果錢能改變,就沒有我們的機會了。阿里巴巴在第一個10到15年存活下來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沒錢,尤其在第一個5年。我們不像其他公司一樣融資到那麼多錢,我們每一分都花的很小心。大多數的公司,在泡沫時代都陣亡了,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錢,而是因為他們有太多錢。你想要聘用大公司的優秀人才。如果你的公司沒有準備好,你卻請了比如跨國企業的專業人才,你等於是在謀殺自己。不要這麼做。這就好比是我們把波音747的引擎裝進一個拖拉機,它會毀了你的拖拉機。相信我,我在這上面犯過很多錯誤。所以,當你沒有錢的時候,你不會犯同樣愚蠢的錯誤了。最好的人才不是在外面,而是在你的企業內。

  他們相信你,相信你的想法,所以願意花時間。很多人喜歡把錢投資在裝置和機器上,但不願意花錢在僱員身上。 把錢投在僱員身上,給他們機會發展,和他們分享所犯過的錯誤,聽聽他們的錯誤,一起工作,這將使你的企業發展的更好。

  人們會說,哇,阿里巴巴是如何找到這麼多人才的? 15年前,當我們成立這家公司時,在頭三年裡我們不能僱用任何人。人們說,網際網路,阿里巴巴,多麼奇怪的名字。 我們沒有錢,沒有樂趣,是無名之輩。 所以我們說,我們很難僱到人,我們只僱用那些沒那麼殘疾的人。

  在中國的公司裡,幾年後當人們有一定資歷時,變得強大時,他們開始被獵頭看中,獵頭開始在我們這裡尋找人才,他們把我們的優秀人才挖走了。 那些好的人,都被挖走了。 那些不那麼好的人,沒有人去挖他們,他們留在了公司,變得非常成功。

  據我瞭解,培訓中最好的是,人們說:“他是網際網路專家”,甚至在DT時代到來之前,我們已經有了很多資料專家。我不知道資料專家在哪裡。所以,我認為沒有人是熟知未來的專家。未來的專家是你自己從所花的時間和從經歷的磨鍊中學習得來的。

  所以,這是我所相信的未來,我相信在未來,智商IQ和情商 EQ都是必須的。如果你想成功,你應該有情商,但如果你不想失敗,你應該有智商。這是有區別的。你想成功,你必須擁有情商,因為這些情商很高的人,很容易完成交易,因為他了解人們並和大家一起工作,但很多人因為缺乏智商而犯錯誤。不管你多聰明,世界上還有很多比你聰明的人。所以如果你想有最好的智商,僱傭智商高的人。人才是決定因素。與他們一起合作的同時,提高了你的智商。第三,如果你想得到尊重,很多人賺錢,但沒有得到尊重。我們有很多這樣的人。那就關乎愛商LQ。

  所以對於想成功的人來說這些問題至關重要。智商、情商、愛商。

  七、DT時代的重要特徵是體驗

  另一點是世界正在變化,我認為在未來的30年中,它不是力量的競爭,也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使用者體驗的競爭、對他人關懷的競爭 - 你能如何賦能你的員工,如何賦能其他人、賦能客戶和賦能女性。女性越來越重要,我們公司的祕訣之一就是女性,我們的女性員工佔比達到47%,高階管理人員中有33%是女性。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何奇怪。有一次,一位來訪我們辦公室的美國記者問,Jack,為什麼你的公司有這麼多女性?我說,是嗎?我從來沒有意識到。網際網路,這就是我們在網際網路上能成功的原因。

  有趣的是,如果你有很多工程師,但也許沒有具有創造性和關懷他人的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加關懷別人。男人關心自己的權力、升職和加薪。女性照顧孩子、父母和丈夫。她們知道如何改變自己,來確保他人也能好。如果你有這樣的品質,你就有成功的機會。所以我認為21世紀的女性領袖會是這樣的。不是政治領導人,不是商界或文化界的那些領導人。我堅信,如果你想讓公司可持續發展,那就聘請更多的女性吧。

  我不是像政客那樣說話,我用我們的公司證明我的話。我們這個公司,在中國,高科技公司,近50%的員工是女性,33%的高管是女性。順便說一下,我們有超過50%表現很好的線上賣家是女性。在傳統的方式裡,女性成為一線賣家是沒有機會的,但是在網際網路上人們只關心你能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不會說,啊,這是個女人。

  好了,最後,在我們回答問題之前,我有很多東西要與大家分享,很抱歉我說了那麼久。當我有機會跟企業家說話的時候,我總覺得就像和自己談天。我與小企業、年輕的企業家談話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與企業家說話的時候,我感覺,我們是同種動物。跟大公司說話的時候,他們談的是競爭,收入和利潤。當我跟小企業說話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夢想。我們談團隊,談客戶。好了,所以,這場技術革命是非常可怕的。這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如何一起工作來解決重大的社會問題。

  第一次技術革命改變了世界,卻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同樣影響了世界,也同樣衍生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天,我們正處在第三次技術革命中。第一次技術革命讓人們的雙手,雙臂,雙腳都更強大。第二次技術革命,人們開始遠端旅行,火車,飛機,大家希望獲得更多東西,人變得貪婪,去到宇宙,登月,但這次技術變革是在這個世界之內的變化。

  人們應該瞭解自己。今天,我們去月球,我們試著探索火星,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人類內部。我覺得,這次的革命是解放大腦的。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處理這個事情,它會變成世界的大麻煩,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發生。這個戰爭不會是在人之間發生,而是人們與貧窮,與環境,與疾病的抗爭。這些事情,如果我們善用技術和資料,人類會變得更好。

  所以我認為,對於網際網路以及未來30-40年的電子商務來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公司去幫助別人,那麼整個商業世界都將是包容的。商業世界將是可持續的,讓人們感到快樂和更加健康。 這就是未來。你的公司將會很棒。所以我將其稱之為幸福與健康,即Double H戰略。 這是所有人類所追求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資料和技術。如果你能使你的僱員、團隊以及客戶快樂、健康以及可持續發展,那麼你的公司將前途無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