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話題演講稿

  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它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表達 主張、見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時間。

  兩千年前,一位哲人立於河邊,面對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時間與事物,發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嘆:逝者如斯夫。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於一個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制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裡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裡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後,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於是長嘆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追少年”。的確,時間的流速真令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花有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而這又正告誡我們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要珍惜時間,愛護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虛耗它。猶如朱自清所說的: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裡過去。我覺得時間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時,它又從摭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當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新來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

  這段話寫出了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逝去的瞬間。“未來”“現在”“過去”是時間的步伐:“未來”,憂鬱地接近;“現在”,快如飛箭地消失;“過去”,永遠地停止。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僅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長河裡,人生僅僅是微小的波浪。

  篇二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災難中凝聚沉著的力量。

  一場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跟地震波一起迅速傳送的,是汶川和各地的震情以及黨和政府沉著應對的訊息。

  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短短几個小時內,雲南、西藏等周邊省區已派出地震專家馳援四川,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發出募捐倡議,中國紅十字會全力調撥物資救援。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祈願帖子傳遞情感,手機中接連不斷的慰問資訊溫暖人心。人們關注震區傳來的每一點資訊,關切震區人民的生命安危。

  幸運的是,一個信任人民的政府,趕上了一個資訊科技極為發達的網路時代,兩者相得益彰,給災難中的人們帶來安寧,帶來力量,帶來上下一心的及時救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在家裡靜享天倫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數以萬計流離失所的兄弟?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在飯店飽食美味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飢腸轆轆的受難姐妹?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在挑選名牌服裝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些衣不蔽體的父老鄉親?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我們大家的手,撈起衣袖,為災區的兄弟姐妹獻幾滴鮮紅的血液吧!

  開啟你的衣櫃,開啟我的衣櫃,開啟我們大家的衣櫃,選幾件過時了的乾淨衣服,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片溫暖吧!

  省下一桶面,省下一杯奶,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份愛心吧!

  我們堅信,“眾人划槳開大船”。有了你的參與,有了我的參與,有了我們大家的參與,破敗的家園一定會變成美好的花園!

  我們堅信,“人心齊,泰山移。”有了你的付出,有了我的付出,有了我們大家的付出,那無數張愁苦的臉上定會綻放出甜美的笑靨。

  我們堅信,“眾人拾柴火煙高。”有了你的愛,有了我的愛,有了我們大家的愛,災難的五月一定會變成愛的春天!

  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不分能力大小、物力多少!

  事實告訴我們: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廢墟里的世界一樣精彩!

  讓歡喜代替哀愁,讓世界找不到黑暗,讓我們一起為災區人民祈禱!

  謝謝大家!

  篇三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雅行習慣,爭做文明學生”。

  我們的祖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的民族歷來十分注重言行雅緻。古時的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這個故事婦孺皆知;今天,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行雅德馨:一九五九年回故鄉,邀請尊長吃飯敬酒時,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謙謙君子風度傳為美談。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有青年旁若無人地佔據著公汽的老弱病殘座位,也許有外表靚麗的姑娘嘴裡吐出“他媽的”叫聲,也許有遇到路人撞了你不道歉便揚長而去,也許有衣著光鮮的行人邊走邊隨地吐痰丟果皮。看到這些不雅的言行,你一定會覺得他們與物質文明的社會是多麼不協調!是的,當今有些人對於自身不雅行為不以為怪,還會認為:小節無礙大事!我以為:言行文雅不是小事,它是一個人素養的體現,它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

  可以這樣說,雅行是現代文明人的重要素質,它比人的智慧與學識還要重要。舉止文明、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儀態萬方,這些美好的詞語都是雅行寫照。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文明雅緻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我們更不能忽視,不雅的行為時常發生在大家的身邊:校園內,有我們不經意丟下的垃圾;同學間,話語裡也有髒話、粗話的字眼。雖說這只是一些小小的毛病,但卻影射出我們素質上的缺陷。

  同學們,我們1207班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今天,在校園學做文明人;明天,在社會上做個高雅的公民。因為,我們出自詩情畫意的英華校園,我們不能辱沒班級的榮譽,我們不能辱沒校園的名聲!此刻,就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老師的引領之下,做一個言行文雅的好學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