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做好準備總沒錯,為了面對隨時可能來的點名,還是儘快做好即興演講的準備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冰冷的陽光,灑滿大地,一群少年,有你有我,竭力奔跑,有速度卻缺乏激情。因為,那前方並非我們認為的終點……

  一個人躺在床上,想:“我的人生是什麼?努力讀書,考一個好的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是的,貌似很不錯的規劃,從牙牙學語那天起,大人們就不斷在耳邊重複:“將來你要考北大啊!”後來父母、老師以及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所有正面的資訊,每時每刻都這樣對我們灌輸著,於是我們自己也懵懂的編織著人生的目標:北大、哈佛、淑女、白領……可是,這真的是我們的理想嗎?我們有沒有停下來問問自己的內心,我們自己真正想做的,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是的,我們或許幸福,我們背後沒有少年凱文遭遇的那樣的利益集團的操控。但是父母夢想的寄託和社會認同的標準放佛一雙巨大的手,推我們向前,無法掙脫。

  學歷,收入,地位,名譽這些成功的標杆是我們心中的目標嗎?我們不斷的質問自己,只求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回答。可能我們想要的只是在麗江邊開家小店,寧靜地迎接每一天的第一米陽光,或者,背上行囊,行走四方,體驗生活在別處的那份新奇,甚至是每天悶在廚房,做可以讓自己感覺到幸福的美味……,這些,都不是大眾認同的成功,但是卻滿足了我們內心的渴望。幸福或者不幸福,去自己的心裡尋找答案吧。

  即使是在那個連衣食住行都整齊劃一的時代,自我意識的復甦也不曾停止,那是蛤蟆鏡與喇叭褲所吶喊著的的宣洩與釋放,而這吶喊在今天被冠名“離經叛道”的80後新生代身上則更為響亮,他們正是因為在世俗評判標準和自我價值認定中所產生的巨大矛盾和激烈衝突而飽受爭議。在社會對前者的譴責與對自我價值的渴望中艱難成長的我們,彷徨,猶豫,掙扎,就像身處塞納河,左岸是理想,右畔是現實,我們在河中,左右飄蕩……

  我們不怕承認對於大眾價值觀和社會輿論等其他現實阻礙的畏懼,但我們更想向世界昭告我們的夢想,我們堅定的信念,因為有青春,我們從不怕輸。如果我們只有這一次的生命,又不試著在這漫長的跑道上為自己而奔跑,難道這不是一種悲哀嗎?為自己而奔跑,聽從內心的召喚,為自己來一次正真意義的長袍,這才能跑出生命的速度啊!

  就像那時,那些人所做到的那樣啊

  那時,梵高賣不出一張瘋狂的向日葵,除了弟弟,他得不到任何一人的理解,可他追求的腳步,不曾停下。

  那時,魯迅先生特立獨行的吶喊,引來無數討伐,但那筆還是住滿了他全身的氣力,他追求的腳步,不曾停下。

  那時,那個叫韓寒的青年,尖銳而又無所顧忌地審視著社會,以其手述其心,卻被那些“大人”聯名聲討,可他追求的腳步,不曾停下。

  ……

  那此時此刻呢?

  陽光熾熱,佈滿大地,一群少年,有我有你,奮然奔跑,為自己而奔跑,哪怕下一秒,暴風雨來臨,只要少年們有自己的方向,那心中,伴陽光永行。

  篇二

  冬天的雪下的紛紛揚揚,來的時候無聲無息,走的時候了無牽掛,落花在悄然地化作春泥。感恩成了生命的原色。在偶然的瞬間,我開啟記憶的匣子,那昔日的幸福,已被時間這位長者醞釀成酒,香氣沁心。

  媽媽,還記得我7歲那一次嗎?鬥氣說要“離家出走”的我,看著漸漸黑暗的天空,風在吹拂著稻田,不時傳來青蛙那詭異的笑聲。好象在黑夜中,有無數惡魔要將我吞沒,我越想越害怕,於是我不得不丟下“尊嚴”,跑回家門口大哭了起來,故意喊著:“我不回家,我不回家了。”這時你聽到了我的哭聲,急忙跑了過來,拉住我的手:“孩子,快回家,媽媽給你吃雞腿。”我開心極了,但倔強的我又放不下“面子”,所以最後是你拖著我進家,然後我又在一邊哭著喊“我不回家了……”其實我的內心裡可想回家了。想起這些,不知道你是不是會和我一樣很開心地笑呢?

  那時候中考快要到了,看著日夜奮戰的我,你沒有多說什麼,卻總會為我泡上一杯濃郁的奶茶。你知道嗎?那奶茶有無窮的魔力,使我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一絲欣慰,因為它注入了你那淡淡的愛。還有的時候,你會一直靜靜地坐在我的旁邊,等到我寫完功課你才離開。我沒有叫你不用陪我,我盡情地咀嚼著母愛這份乳酪。那種感覺像是桂花的香氣,深沉卻是如此讓人無法抵抗。您的支援與祝福化作了夜裡無聲的陪伴,讓我越走越遠,最後,我帶著全級第一的光環毫無疑問地上了重點高中。

  那一次朋友對我說:“還記得小杰嗎?”我立即欣喜地說:“怎麼會不記得呢?我在受傷的時候,他幫我洗衣服,還煮飯給我吃,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在回答這一句話時,我愣了。“洗衣服,煮飯”,“一輩子?”這不是媽媽您經常為我做的事嗎?為什麼我沒有如此懷這敬畏去感恩您呢?難道是我們習慣去忘記身邊的幸福嗎?從那一次以後,我感恩您的每一次付出,每一次吃您做的飯之前,我都回路出一個大大的微笑。因為是您那無私的愛,像是康乃馨,在無聲的醞釀這香甜,叫我怎麼能不感動,叫我怎麼去可以去忽略。

  還有前幾天,我叫你陪我去買書。過馬路時,您忽然像以往那樣挽起我的手,只不過被你拉的手比一樣都要大的多了。你緊緊地抓住我的手,當內心被一股暖流覆蓋時,我猛地發現,無論我長的有多大,長得再高,在你的眼裡我始終是你的孩子。一個你永遠都會擔心,永遠都會關心的孩子。而我也緊緊握著的手,是想告訴你:你的孩子一直都在,他會用他那寬大的肩膀,為你在太陽下撐起一朵白雲。一輩子都會陪在您的身旁。一起在酒罈裡撒下希望,醞釀出香甜。

  愛之香,如清茗,輕盈而沁心;愛之香,如玫瑰燦爛而持久;愛之香,如美酒,怡人而飄逸。時間依舊會流逝,冬天在悄然地等待花開那一刻,而我也將您的每一份母愛,用最美的露珠去釀一壺最香甜的,最醇的酒。

  甜,是需要醞釀的。它會隨時間沉澱,永駐心間。

  篇三

  上帝把兩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還給羊群找了兩種天敵,一種是獅子,一種是狼。

  上帝對羊群說:“如果你們要狼,就給一隻,任它隨意咬你們。如果你們要獅子,就給兩頭,你們可以在兩頭獅子中任選一頭,還可以隨時更換。”南邊那群羊想,獅子比狼凶猛得多,還是要狼吧。於是,它們就要了一隻狼。北邊那群羊想,獅子雖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們有選擇權,還是要獅子吧。於是,它們就要了兩頭獅子。

  那隻狼進了南邊的羊群后,就開始吃羊。狼身體小,食量也小,一隻羊夠它吃幾天了。這樣羊群幾天才被追殺一次。北邊那群羊挑選了一頭獅子,另一頭則留在上帝那裡。這頭獅子進入羊群后,也開始吃羊。獅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驚人,每天都要吃一隻羊。這樣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殺,驚恐萬狀。羊群趕緊請上帝換一頭獅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頭獅子一直沒有吃東西,正飢餓難耐,它撲進羊群,比前面那頭獅子咬得更瘋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連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邊的羊群慶幸自己選對了天敵,又嘲笑北邊的羊群沒有眼光。北邊的羊群非常後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換天敵,改要一隻狼。上帝說:“天敵一旦確定,就不能更改,必須世代相隨,你們唯一的權利是在兩頭獅子中選擇。”

  北邊的羊群只好把兩頭獅子不斷更換。可兩頭獅子同樣凶殘,換哪一頭都比南邊的羊群悲慘得多,它們索性不換了,讓一頭獅子吃得膘肥體壯,另一頭獅子則餓得精瘦。眼看那頭瘦獅子快要餓死了,羊群才請上帝換一頭。

  這頭瘦獅子經過長時間的飢餓後,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自己雖然凶猛異常,一百隻羊都不是對手,可是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羊群隨時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裡,讓自己飽受飢餓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餓死。想通這個道理後,瘦獅子就對羊群特別客氣,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幾隻小羊提議乾脆固定要瘦獅子,不要那頭肥獅子了。一隻老公羊提醒說:“瘦獅子是怕我們送它回上帝那裡捱餓,才對我們這麼好。萬一肥獅子餓死了,我們沒有了選擇的餘地,瘦獅子很快就會恢復凶殘的本性。”羊群覺得老羊說得有理,為了不讓另一頭獅子餓死,它們趕緊把它換回來。

  原先膘肥體壯的那頭獅子,已經餓得只剩下皮包骨頭了,並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道理。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點,它竟百般討好起羊群來。而那頭被送交給上的獅子,則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北邊的羊群在經歷了重重磨難後,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邊的那群羊的處境卻越來越悲慘了,那隻狼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羊群又無法更換它,它就胡作非為,每天都要咬死幾十只羊,這隻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裡的血。它還不準羊叫,哪隻叫就立刻咬死哪隻。南邊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要兩頭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