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含深情的朗誦

  一個人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度的,它體現出一個人口才的優劣差異。那麼人們都是用哪些朗誦表達自己的深情?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沁園春·雪》

  朗誦·方明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二

  歲月是把刀

  一刀一刀割掉所有

  ……

  老槐樹下的鞦韆

  被它割斷枷鎖

  剩童年的墊板在塵埃中

  隨風漂泊

  青春的明信片

  被它割的變了色

  泛黃的字跡在燈光下

  見證曾今的擁有

  婚床上的玫瑰

  也不知被它收割到了那裡

  一根枯枝

  兩片嫩芽

  組成如今的家

  而現在

  逝去的歲月

  似一本臺帳

  正在被一組組資料收割著

  ……

  三

  沒有回到故鄉的時候,思鄉對於我來說,就是那種淡淡的、寧靜的嚮往。只有站在故鄉的土地上,我的心才會湧起一種深深的、久違的感動。

  我是喝黃浦江水和母親的乳汁長大的。離開家鄉的時候,我還是個孩子,對故鄉只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和夢境般的記憶。

  一直以來,故鄉留給我的印象,就是母親娓娓道來的一段段故事。我喜歡聽母親呢呢喃喃的上海方言,喜歡聽母親講她小時侯的事情,以及關於舊上海和老家親人們的所有往事。有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關心故鄉的每一點變化;會在心裡面,對這座城市有一種朦朧的親切感。儘管這座城市離我很遠,但內心裡總是覺得,它和我有著某種說不出來的牽連。

  成年以後,又一次回到故鄉,童年的許多記憶已不復存在。老西門的亭子間,不在了;淮海路上的奶油赤豆棒冰,沒有了;連我最喜歡吃的粽子糖,也從老爺爺的玻璃糖罐裡,變成了櫃檯上精緻的塑料袋包裝。

  大上海,繁華得幾乎再也找不出舊時的痕跡,但唯一不變的卻是這裡的水。我所有關於故鄉的記憶,正是尋著水的味道漸漸而來。

  那是一種很奇特的味道。久居此地的人,也許已經習慣或者厭倦了這種味道,而對於我來說,這種味道卻是隱藏在我內心深處的,關於故鄉最深切的記憶。

  多年以後,站在故鄉的土地上,當我又一次端起水杯,那種久違的味道,讓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好象童年時的某些記憶和某種親情,在猛然間充斥內心。

  我對故鄉的記憶是淺薄的,但我知道,我的血脈裡有一種親情,是來自故鄉的山水。在遠離江南的那些歲月裡,我時常會有一種淡淡的思念和嚮往,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鄉愁。

  一個人的內心,會有很多珍藏記憶的角落。當我們走過許多紅塵往事,開始學會懷舊的時候,任何的記憶翻晒出來,都是一種感動。

  故鄉的鄉音、鄉情,故鄉的味道,已作為一種永恆的記憶,藏在了我內心最純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