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_很有感悟

  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鑑賞,那麼關於親情的散文怎樣朗誦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希望你喜歡。

  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篇1:情親

  李伯走了,永遠地走了。

  就在李伯去世的當天晚上,李伯的兒媳李嫂接到遠嫁他鄉女兒娟的電話,是詢問爺爺病情的,李嫂聽到女兒的聲音同時,腦子便開始迅速思索,考慮是否將公公去世這件事告訴已懷孕在身的女兒。

  去年入秋時節,娟已懷孕幾個月了,由於丈夫乾的是橋樑建築工程,這次的工作地點在幾千裡之外的南方,根據當時娟身體的實際情況,再加上兩人結婚不到一年,在婆家住的少,自然覺得與婆婆住在一起不太習慣,夫妻商定娟暫時住在孃家休養,因為居室緊張,娟夜間就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父母每天有自己的工作,照顧娟的事情就落在了奶奶的身上,隔輩人的愛是啥關係都不能比得過的,爺爺奶奶對娟的照顧自不必說。平時娟在買自己愛吃的水果等吃食時,每次都會買些老人們愛吃的食品帶回來孝敬他們。

  冬季到來時,李哥早早的將娟她們睡得火炕重新進行了修繕,寒冬到來時,火炕份外的溫暖,爺爺奶奶為了讓孫女睡好,特意讓出了火炕最挨近爐灶的炕頭,在這滴水成冰的寒冷季節,睡在暖暖的炕頭上,對於娟來說真是件幸福的事。李伯有嚴重哮喘的老毛病,每年都要犯,尤其到了冬季更甚,嚴重時連屋都不能出去,今年也沒例外,娟也因此為爺爺買了不少藥,但都是隻治表不治本而已。就這樣幾個月下來,爺孫之間本已深厚的親情更加濃重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近年終,丈夫從外地放假回來了,要接娟回老家過年,一切準備就緒,待到要出行的頭天晚上,李伯的病情突然加重,被兒女們送去了醫院,第二天娟本打算不走了,結果,李哥打回電話告訴她:“走吧,你爺爺沒事,住院後輸了氧,一切都好轉了,你放心走吧。”李嫂也叮囑她:“你現在身體要緊,你爺爺這是老毛病,你放心吧,不會有事的。”聽著自己親人的話語,娟動了心,畢竟現在已是臘月終了的時間了,再等的話,如果自己拖著這臃腫的身體去擠火車,不但對自己身體不利,也會讓雙方老人不放心的。於是帶著哽咽千叮嚀萬囑咐李嫂:“媽,爺爺要是有事,一定要告訴我啊!”之後便踏上了去千里之外婆家的行程。

  以後便是三、兩天一次的電話聯絡,詢問李伯的病情,一直到現在,已經二十天的光景了。

  這次來電雖是李嫂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卻讓她不得不考慮到女兒的身體狀況以及爺孫之間的深厚感情,出現稍微的遲疑也就不無道理了,即便是這非常非常短的遲疑,也引起了女兒的懷疑,“媽,咋了?家裡有事嗎?我爺得病不是好轉了嗎?”聲音比先前急促了很多。李嫂趕緊道:“沒事啊,我這裡手上有點活,你爺爺嗎?病已經明顯好轉了,你就別惦記了。”“哦,沒事啊!”電話傳來女兒似是放鬆的話語。這時,一聲炮響傳來,李嫂一驚,本能的往屋裡躲避,擔心女兒聽到這象徵對去世親人表示哀思的二踢腳的炸響聲。“媽,咋回事?怎麼有炮聲?你沒騙我吧?我爺真的沒事?”語氣又緊張了起來。鐵了心的李嫂忙到:“傻孩子,我騙你幹啥,這是別人過年放炮,現在還沒到正月二十呢,大過年的別瞎說。”娟停頓了一會兒,向母親自責了自己的不是,後來,李嫂為了不讓女兒引起懷疑,推脫有事,便掛了電話。

  日子還在不停的轉換著,娟詢問爺爺病情、家事的電話還在不停地打著,李哥、李嫂為了女兒的好,搪塞的話語照常不停地變換著,雖然自從與爺爺分別,再沒聽到過他的聲音,但娟從沒懷疑過爺爺已不在人世,因為她相信自己的親人是不會騙他的,這是絕對的。、

  春天來了,娟也要快生了,李嫂打電話過去,詢問娟的身體情況,娟又問起她心中牽掛的爺爺的病情,:“媽,爺爺的藥吃完了嗎?要不我再買些?”李嫂道:“娟,別再給你爺爺買藥了,你爸已經在縣城藥房找到你說的那種藥了,很管用,另外,你爺爺已經可以出去走路了,已經可以領著你的小侄玩耍了,身體早沒問題了。”“是嗎!”......

  接聽完這又是平安的電話,娟憧憬著:家鄉婀娜多姿的柳枝在微風中飄動,無數的麻雀攀在柳枝梢頭歡快地叫著,偶爾還有一兩隻動作矯健的燕子從空中略過;春天暖暖的陽光裡,爺爺開著他心愛的電動三輪車,拉著滿臉慈祥的奶奶,奶奶懷裡抱著無比疼愛的小重孫,到麥地裡找尋野草,......不由的用手輕輕扶摸著肚裡不聽話的心肝小寶貝,臉上露出了笑容:家裡平安,家人安康,真好啊!

  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篇2:不識字的母親

  陰曆九月二十六日,天氣陰,母親生日,因為在校沒能去看望父母,尤其是身體欠佳的母親,心裡始終感覺是個愧疚。本想用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最美好的祝福給母親發個簡訊,以了卻兒子的歉意,但把精心編好的資訊準備傳送時才忽然想起母親不識字,只好作罷。於是,便按下母親的手機號撥了過去,問候一下母親身體可好,心中才稍稍有了些許釋然。

  聽著母親滄桑的聲音,母親那刻滿皺紋的音容笑貌,那帶有愛的身影便電影般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記得從我上小學低年級起,才知道母親不識字。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下午,我歡蹦亂跳地放學回家後,便一頭扎進屋裡寫起作業來。不大工夫就完成了當天的作業,然後又開始預習明天的課程。當我閱讀明天要學習的自然常識課時,有一個字讓我戛然而止,不知怎麼讀,想查閱字典,找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估計被姐姐帶到學校去了。看到在廚房忙碌的母親,我急忙跑了過去,問:“媽,這個字我不認識,你看它怎麼讀,是什麼意思?”母親放下手中的忙,一臉茫然的樣子對我說:“孩子,你不認得它,娘更不認得它,娘本來就不識字,還是等你姐放學了去問她吧。”我有些驚愕:母親竟然不識字。就這樣,我有點沮喪地回到了書桌旁,直等到姐姐回家才解決了問題。

  母親不識字,平時話也很少講,總是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忙碌著她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由於父親負責村裡小學的一些事情,不是開會就是上課,母親便主動承擔了家裡幾乎全部的勞動,整天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機器,下地幹活,洗衣做飯。一點也不讓我和姐姐插手,怕耽誤了我們的學習。曾經的多少個日日夜夜,不管是酷暑嚴寒,還是風吹雨打,母親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忙碌著家裡的農活,保障著全家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