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辦社保需要什麼

  單位辦理社保需要哪些條件,辦理社保的條件有哪些。單位社保與個人社保的去區別又是那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1、社會保險辦理流程

  養老保險相關手續如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準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係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一、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相關證件如下:

  1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程式碼證;

  3 地稅登記證;

  4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5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檔案批覆。

  6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份證影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影印件

  以上證件同時需要原件及影印件,到所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二、 表格填報說明:

  1、 社會保險登記表

  “稅號”:稅務登記證中“稅字如420103748300492號”欄號碼。

  “工商登記執照資訊”:需經工商登記、領取工商執照的單位如各類企業填寫此欄,不填“批准成立資訊”欄。

  “批准成立資訊”:不經工商登記設立的單位如:機關、事業、社會團體等填寫此欄,不填“工商登記執照資訊”欄。

  “繳費單位專管員”:填寫參加社會保險單位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聯絡人,其所在部門及聯絡電話。

  “單位型別”、“隸屬關係”:根據參保單位的單位型別及隸屬關係,對照表下方“說明”中所對應的程式碼填報。

  “開戶銀行”:須填報開戶銀行清算行號。

  2、 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個人帳戶身份證號”:均要嚴格按身份證中資訊填寫。

  “個人編號” :“續保”、“轉入”人員需提供其原參保的個人編號,填報此欄。“新增”人員在申報時暫不填報此欄,其個人編號待錄入微機產生。

  1“新增” :原未參保人員,屬新增型別,已參保人員不可按新增辦理。

  2“續保” :原參加過社保,已停保或轉到流動視窗投保,現續接到新單位投保的,屬續保。在流動視窗投保的人員需在申報此表前將欠費繳清並辦理其在流動視窗的停保手續。

  3“轉入” :此處特指已參保的在徵人員在本市參保單位之間的轉移。

  4“市外轉入” :此類人員需在單位開戶手續辦理完畢後,由單位到市基金結算中心辦理其轉入基金結算及“市外轉入”異動業務。

  “月繳費工資” :應按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填表報。本年度新招人員,按實際發放的月工資總額填報 。如果實際繳費工資不到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的60%,按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的60%繳納;如果實際工資超過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的300%,按實際工資超過本市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的300%來繳納。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的區別

  首先,需要繳納的險種就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單位為我們繳納的保險包括五險一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

  而以個人身份繳納的社會保險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按照規定,靈活就業的人員,以個人名義自願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不納入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參加人群範圍。

  而且,單位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帶有強制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型別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另外,繳費比例也是不同的。我們先來看看單位繳納的情況。

  五險一金總額=社保繳費基數 × 養老保險比例+醫療保險比例+失業保險比例+公積金比例+3

  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是由個人和企業分別繳納的,一般企業佔大頭全國各地繳費比例有所不同,例如:

  1. 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20% ,個人繳納8%

  2. 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 ,個人繳納1%

  3. 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8% ,個人繳納2%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不需要個人繳納的,全部由企業繳納。而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則需要全部由個人負擔了。

  繳費險種和比例不一樣,計算退休待遇時就會有差別。根據快法務介紹,首先女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年齡是有區別的:單位的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個人的一律55歲。男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沒有單位的和個人的區別,都是60歲。

  同時,單位的有失業、工傷、生育三項保險待遇;個人的則沒有這三項保險待遇。單位的醫保卡每月都有一定金額的醫療費進賬;個人的沒有醫療費進賬。因此,總結來說還是單位繳納社保比較划算。

  我們再來看看養老保險的領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再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如果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囑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卹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

  如果你辭職了,無法繼續交社保,但是因為買房買車等需要必需保持社保的繳納,第一個可以參考的方法是找代理公司幫你交。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五種社會保險都可以續上,就相當於你在這個公司任職一樣,雖然代理公司可以幫你代辦,但是所有的錢是都需要自己出的,包括個人應交的以及單位給你交的。

  代理公司也不可能免費給你效力為你辦理保險,你還需要付一定的費用給代理公司,因為只是為了保證社保繳納不中斷,通常情況下,這種繳費都按照最低檔來交社保,能少交一些就少交一些。還要提醒大家,找代理公司一定要小心那些不正規公司或者騙子公司,避免上當受騙。

  相對於職工社保,還有一個概念是居民社保,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說,居民社保主要針對的是兒童、老年人、無業居民或自由職業者。如果你在城市,居民社保被稱為城鎮居民社保;如果你在農村,居民社保就是我們常見的新農合。

  我們上面已經介紹過,居民社保只能交兩種,即養老和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都是交不了的。大部分城市是按年繳費的,不強制繳費屬於自願參保,而且相比職工社保,繳納的保險費相對較低,享受的待遇也會較低。

  另外,居民社保除個人繳費外,政府還會給予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