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7篇

  面對新常態,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調整心態,適應新的環境,正如所說的要有“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下面是帶來的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1

  “新常態”,已成為我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一個新用語,關鍵詞。今年以來多次提出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以“適應新常態”;前不久,《人民日報》又相繼刊發系列評論文章,提出“營造黨內生活新常態”。何謂“新常態”?從字面上看,“新”,無疑異於舊質,“常態”,時常的狀態,或許可理解為在以為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曆史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出現了不同以往的新發展態勢、新的行為規範或新的“習以為常”,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當前,認識,適應並營造好各個領域的新常態十分重要。

  ——只有敏銳認識新常態,才能保持清醒頭腦。以來我們大安區與全國一樣,已經或正在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常態。比如:經濟建設不再為“大幹快上”拼速度,為GDP排位糾結,招商引資更加註重產業結構和本地實際,政績工程也不再是身邊的香饃饃,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中高速逐步成為我區經濟發展新常態;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勝利收官,“四風”及“好人主義”得到有效遏制,“從嚴治黨”已經成為大安黨內生活新常態;隨著教育、衛生、公務消費等改革措施遞次推進,勇於“割自己肉”的全面深化改革將逐步成為我區的新常態;隨著基層治理和群眾信訪工作的經驗積累,運用法治思維解決和處理各種矛盾,“依法治區”將成為我們各項工作的新常態。說重一點,敏銳認識新常態是一個關係能否把握大勢的問題,中國走到今天,大安走到今天,需要以全新理念做出一個正確評估,我們進入了一個什麼樣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旋律和新特徵是什麼? “識時務者為俊傑”,只有承認並認識“新常態”,才能認識新目標,進入新階段,施展新作為,否則,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只有努力適應新常態,才能邁開前進步伐。在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作風建設和從嚴治黨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態面前,許多同志首先遇到了不習慣、不適應的問題,每每抱怨“為官不易”。“有的幹部留戀過去那種‘一張報紙一包煙,優哉遊哉過一天’的日子,希望教育實踐活動只是一陣風,風頭過了就可以我行我素了“,”還有一些人盼著緊繃的弦鬆一鬆,好讓自己舒服舒服。一些人等著看中央還要出什麼招,看左鄰右舍有什麼動靜“。這些話尖銳地指出了當前一些黨員幹部面對新常態的不適應和不習慣,切中時弊,擊中要害。“四風”問題嚴重時候,收受禮品、濫發獎金、大吃大喝、公費旅遊、天天都是“好日子”,新常態下,收受禮品不許了,濫發獎金不讓了,大吃大喝不行了,公費旅遊不敢了,吃個飯也戰戰兢兢,特權被“清零”,“緊日子”成為常態,許多幹部確實有一個如何儘快適應的問題。如此的大勢之下,哀嘆“無可奈何花落去”沒有必要,另尋對策沒有出路,心存幻想更沒空間,必須想清楚從政的目的和價值,將自己的需求層次從物質向精神層面提升,少一點蠅營狗苟,多一分堂堂正正,努力適應新常態才是正道。

  只有積極營造新常態,才能體現為官有為。新常態來了新的挑戰也鼓動了新的風帆,是事物發展“與時俱進”的新趨勢,積極適應,營造,拓展新常態應是我們奔向全面小康,實現偉大復興的新姿態,就如經濟結構調整別無選擇,全面深化改革勢在必行,依法治國大勢所在。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會受困於昨日成功的慣性,是否能面對轉折與震盪繼續保持勇氣和適應能力,這是能否營造新常態的關鍵。特別是面對作風建設的新常態,也如習所說:“現在,廣大幹部群眾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雨過地皮溼、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化、常抓不懈、保持長效。”如何不斷營造和保持“科學發展”,”從嚴治黨”,”深化改革”,”現代治理”的常態化?具有歷史意義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了明確答案:納入法治的軌道,依靠制度落實。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 “有了制度,而隨意踐踏,不去執行,比沒有制度更可怕,其危害也更大。”本來各項制度都是“高壓線”,但“高壓線”是否“帶電”才是我區制度能否落實的關鍵,也是適應,營造和維護新常態的關鍵,人們必將拭目以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前不久,在建國65週年招待會上以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會上的講話,又吹來了一陣陣新風,特別是隨著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時代”的新常態必將邁著更加堅實的步伐大踏步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無疑,新常態必將推進大安的新崛起!

  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2

  5月,在河南蘭考視察時,首提“新常態”,7月29日,在和黨外人士的座談會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階段,新階段需要幹部管理和組織工作的新常態,回顧過往,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要鼓勵縣區、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進工作的切入點,構建基層幹部管理新機制、形成組織工作新常態。

  一、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是基礎。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精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和行動。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焦裕祿精神,“六問六帶頭”,做焦裕祿式好乾部,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

  二、從嚴治黨和作風建設是保障。要全面落實新常態下黨建設工作的各項任務,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新途徑、新辦法,進一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20條意見、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繼續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後續工作,鞏固拓展活動成果,持之以恆整治“四風”,積極適應和融入從嚴治黨、求真務實、改進作風的新常態。以典型為鏡,勤照鏡子找差距、勤正衣冠促提升,重視典型和正向激勵,以正向效應的疊加積累延續優良作風,形成“忠誠、乾淨、擔當”的行為新常態。

  三、做好基層和基礎工作是核心。基層牢則政權穩,基層治則天下安,必須高度重視基層和基礎工作,在基層組織、幹部隊伍、生活保障和制度機制建設上下功夫,保障新常態下的基層和基礎工作。 抓好基層,做好加強鄉村兩級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拓寬鄉鎮幹部來源渠道,堅持縣鄉編制分層級管理,建好基層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帶動各類農村自治組織建設。2014年9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省市相繼出臺了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實施辦法,將鄉鎮幹部隊伍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優化鄉鎮幹部隊伍,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在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優化政治生態上下功夫,堅持領導帶頭示範,嚴格幹部管理,堅決防止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嚴格幹部選拔,建立來自基層一線的黨政領導幹部培養選拔鏈。

  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資訊庫,堅持全面、動態地評價幹部,重視實際能力、重視實際鍛鍊、重視實際表現。鼓勵幹部下基層,在信訪維穩、拆遷一線等各項急難險重工作中實踐中錘鍊和成長。 打好基礎,從硬體軟體兩方面著手。保障鄉鎮辦公經費,配備必要的辦公裝置,完善必要的文體、生活設施妥善解決幹部飲食、住宿,逐步改善鄉鎮機關基本工作生活條件。抓好各項基礎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基層民主科學決策機制,聯村聯戶便民服務機制、矛盾調解化解機制,幹部培訓培養機制,談心談話制度、工作詢問例會制度,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嚴格紀律考勤,並跟蹤問效,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逐步加以完善。 四、開展創新和探索活動激發活力。

  市縣要創造環境,創新方式,提供條件,經常性開展新常態下各項活動和探索,如開展青年幹部論壇、調研活動、新常態太討論等,激發活力和動力,碰撞智慧火花。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侯紅在市青年幹部論壇上啟發青年幹部認識幹事創業的新常態。廣大青年幹部要充分認識從嚴治黨從嚴治黨的政治新常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依法治國的新常態,認真思考新常態帶給開封、帶給每個人的是什麼,始終保持平常心,樹立良好的從政意識,樹立法治思維,積極在開封經濟轉型升級中展現新作為。祥符區為激勵組工幹部主動力學習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下的組織工作,開展了調研、學習討論,認真思考新常態下組織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及組織工作的著力點、突破點、和提升點,圍繞新常態下的幹部隊伍建設、黨員作用發揮、人才選育管理工作新方向、新要求,展開大討論,啟發思想、開拓思路。

  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3

  今天,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適應反腐帶來的官場“新常態”》這篇文章。官場的“新常態”對於領導幹部的從政品德和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狀態不是一陣風,因此官員要對之充分認識,堅定信心,不應該抱觀望和應付的態度。

  “新常態”是一種新的正常狀態。之所以說是“新常態”,就是說這種狀態不是一陣風。這種“新常態”,將是領導幹部從政新的基本環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對領導幹部的基本的底線,不能違背和僭越。當然這種“新常態”也是會變化的,但是其變化只能是對領導幹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確,而絕不是相反。

  現在仍有少數領導幹部對於這種“新常態”持猶疑、觀望、猜測的態度,認為中央這樣的嚴要求不可能持續太久。這種判斷一方面是出自於以往的所謂“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利益關係而懷有一種不切實際的願望,其實這實在是低估了中央的決心和勇氣,也沒有認識清楚資訊化時代人民群眾高度的反腐敗積極性和中央堅定的反腐敗部署之間的緊密互動、互相促進效果。

  實際上,清楚的事實正擺在面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全面徹底地治理腐敗的頑疾,既抓“蒼蠅”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設,既把腐敗分子關進監獄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樣的反腐就絕對不是選擇式、運動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國的政治生態沒有一個完全的改觀,“新常態”沒有完全穩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這方面的推進是絕不會停止的,何況這已經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和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堅定的支援。

  面對新常態,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調整心態,適應新的環境,正如所說的要有“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新常態標誌著持續高速增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意味著經濟增長總量指標的重要性下降,也預示著長期以來唯GDP增長馬首是瞻的政績考核指揮棒將會淡化使用,這將改變過去以經濟增長速度為目標的偏好與思維定式。政府將更多資源和精力用於廣義的發展如社會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設、醫療教育等方面,強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對於企業來說,在增長速度下降、產能過剩的年代,勞動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過去依靠拉關係、走後門等尋租行為獲取資源的機會成本或難度也加大了,創新和研發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價值的創造才是企業立足的基礎,因此大多數企業都要面臨轉型升級。

  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4

  一是進一步樹立與新常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確立與新常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以觀念的轉變促進軍隊建設創新發展。強化前瞻意識,堅持面向未來、著眼長遠,把握內在規律,加強科學研判,不斷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強化戰略思維,密切關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環境的發展變化,不斷拓展戰略視野,增強戰略危機感,始終保持戰略上的清醒。強化全域性觀念,始終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始終把黨、國家和軍隊事業擺在第一位,在中國夢強軍夢這個大目標下思考和行動。

  二是堅持用強軍目標統領新常態下的軍隊各項工作。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深刻揭示了我軍建設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點,拎起了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不動搖,確保部隊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指揮。持續拓展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堅持用戰鬥力標準衡量一切、檢驗一切,使部隊建設各項工作都緊緊圍繞能打勝仗來推進。大力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相統一,在強軍目標的統領下推動部隊建設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三是以改革創新破解新常態下的各種矛盾問題。改革是我軍發展的強大動力,軍事領域是最具創新活力、最需創新精神的領域。要強化創新意識,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入研究強軍興軍的特點規律,加強實踐探索,理清制約部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瓶頸短板和主要癥結,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不斷適應改革新常態的需要,樹立大局觀念,自覺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服從全域性利益,做到真心擁護改革、自覺服從改革、積極投身改革,真正成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推動者實踐者。

  四是以敢於擔當精神投身新常態下的強軍實踐。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必須敢於擔當,勇於實踐。要不斷強化實幹精神,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抓緊快乾,盯著問題做工作,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把各項工作往前趕、往實裡抓。善於找準上級指示精神與部隊強軍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面對複雜情況、棘手難題,敢於站在一線正視問題、直面矛盾,不逃避、不繞道,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研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