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新形勢下,高校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充分認識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高校多為公辦性質,屬於國家撥款的事業單位,很多學校在思想上、觀念上還尚未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新情況,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往往只重視教學和科研,而忽視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逐漸變為服務、保障的從屬地位。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還基本停留在記賬、算賬、報賬等方面,而對與學校發展有關的決策和經濟活動,財務部門更多的是事後執行而非事前決策,這就使得財務管理工作過多地強調服務職能,而未能在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種重核算輕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嚴重製約著高校的改革,並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協調,直接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職能的發揮。

  :預算編制不完善,執行力不夠

  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高校各項財務管理工作中處於重要地位,然而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並未真正重視預算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某些高校對預算編制不夠重視,普遍認為按照上級審批確定的預算目標編制出一套預算報表, 就算完成了預算編制任務,這樣財務預算的編制很容易流於形式。因此,在測算預算基礎資料時,容易誇大申報數,編制隨意。其次,預算編制的方法過於簡單,支出預算編制缺乏科學合理的標準,或憑主觀臆斷、憑經驗確定支出數額,或以“上年基數+ 本年增長”的方法確定,導致最終形成的預算方案不夠科學。再次,預算編制範圍不全面,很多屬於學校或部門的預算外收入未納入學校綜合預算,這就造成了預算不準確或覆蓋面不夠廣泛,不能夠全面地反映高校資金的全貌。最後,預算執行力不夠。部分高校預算編制形同虛設,不能真正實行預算管理。在預算執行中不重視預算的事後管理,對預算的實施缺乏有效的監督,對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等。

  :內部控制制度不嚴格

  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經過多年的發展,客觀上來說仍然不太完善,內控防線建設仍然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內控制度內容不夠全面。有些高校對重大建設和投資專案的論證、決策等方面未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容易導致對外投資決策的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其次,內控制度範圍不夠廣泛。許多高校往往強調對財政性資金的內部控制,而忽視對預算外資金的內部控制。再次,內控組織體系不夠完善。學校各部門的管理職能分工不明確,相互配合失調,缺乏健全有效的會計崗位責任制管理。最後,內控制度執行力度不夠。目前各高校多多少少都建有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實踐中卻沒有嚴格執行,致使制度形同擺設。

  :財務風險管理乏力

  近幾年,為了提高高校辦學規模,儘管政府已經加大了投入,但是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高校事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面對資金短缺,許多高校通過銀行貸款加以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暫時解決了高校資金週轉的困難,但是同時也給學校帶來了一定的風險。貸款過程缺乏科學決策,使得貸款規模大大超過了資金承受能力,貸款到期必須償還本息,財務風險加大。同時,高校內部審計功能缺失,不能有效監督各項財務活動。當前,許多高校的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不能及時規避潛在的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