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萍打乒乓球的故事

  鄧亞萍,中國乒乓球大滿貫得主,1988年進入中國女子乒乓球隊,獲世乒賽女雙冠軍,1992年和1996年奧運會四枚金牌,2010年9月任人民日報社副祕書長。關於鄧亞萍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鄧亞萍的人物介紹

  鄧亞萍[1],河南鄭州人,前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5歲起開始打球,1983年入河南省隊,1988年被選入國家隊,1997年退役後進修個人學業;其運動生涯中,獲得過18個世界冠軍,連續2屆4次奧運會冠軍,鄧亞萍是第一個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獲得4枚奧運金牌,被譽為“乒乓皇后”,是乒壇里名副其實的“小個子巨人”。於2002年獲得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碩士。2009年4月16日,她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2010年9月26日,任人民日報社副祕書長兼人民搜尋網路股份公司總經理,正廳級幹部。2013年,設立諾丁漢大學鄧亞萍運動獎學金。2016年,參加北京衛視首檔原創明星跨界喜劇競技秀《跨界喜劇王》。

  鄧亞萍16歲時就奪得了首個世界冠軍。

  從到1997年,她獲得了6次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冠軍和4枚奧運會金牌。

  1997年退役之後,鄧亞萍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諾丁漢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併成為國際奧委會道德委員會的一名代表。

  2003年,鄧亞萍入選國際乒聯名人堂。

  2008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在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供職。

  2006年她開始在劍橋大學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並於2008年11月29日獲得劍橋大學土地經濟學Land Economics博士學位。她的博士答辯論文的題目是: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on Chinese development: 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奧林匹克運動會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多領域分析。

  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

  2010年7月,鄧亞萍入選2010年《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

  2010年10月,鄧亞萍出任人民日報社副祕書長、人民搜尋總經理。

  

  童年時期

  童年的鄧亞萍,受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不符合體校的要求。於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

  鄧亞萍在7、8歲的時候,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把木拍換成了鐵拍。通過鄧亞萍的努力,10歲的她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運動員時期

  進入國家隊後,鄧亞萍都是超額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有傷病。

  求學時期

  1998年2月,鄧亞萍前往英國諾丁漢大學讀書,鄧亞萍在諾丁漢大學的語言學校開始學習英語,鄧亞萍堅持每天8點多從自己的住所趕往學校上課。每日回到住所,鄧亞萍都會堅持和房東用英語交流。在她終於獲得碩士學位後,鄧亞萍又動身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申奧故事

  鄧亞萍當運動員的時候,曾經兩次當眾落淚,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羅那,一次是1996年在亞特蘭大。2001年7月13日,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宣佈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那一剎那,鄧亞萍又哭了。

  2001年鄧亞萍與楊瀾等人一道成為“北京申奧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