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的短篇散文

  陽光路上,我如初生的牛犢般奔跑,兩旁的美景離我愈來愈遠。我尋著前人追夢的足跡,託著疲憊的身軀,在灑滿光斑的路上奔跑著,奔跑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淡淡的檸檬清香

  寨旁整片整片的檸檬桉樹林在沙沙的風聲裡搖酣,絲絲的檸檬桉清香隨著飛舞的蜂兒在樹林裡瀰漫開來,紛紛揚揚的花蕊絲絲飄落,飄落在掃落葉的小姑娘柔嫩的身上。陽光斜射下來,斑駁重疊的樹影拉得老長老長。樹林裡多安靜呀!除了風的舞蹈,只有小鳥“滴哩哩”的吟唱,輕盈低飛,停下,跳近小姑娘掃起來的一堆堆落葉旁,尖細的小爪子扒拉著,想從中尋出小蟲子來。“這是不是你的晚餐呢?”小姑娘微笑的對小鳥說。小鳥一邊歪著頭眨著眼,一邊發出細細的聲兒。小姑娘趕緊用小手掩住上揚的嘴角,恐自己的笑聲把小鳥給驚飛了。

  看著眼前堆起的像四座小山似的落葉,小姑娘停下手中的竹掃把,揚起右手,抹了抹臉上沾著的汗珠,紅撲撲的小圓臉上盪漾著喜悅。小姑娘靠在樹杆上,仰起圓臉,望著參天的樹木,微張小巧的鼻子,輕輕的深吸著彷彿伸手可及的繚繞在周身的香味兒,沐浴在這片林子的溫馨裡。小姑娘閉起了眼睛。耳邊響起了“嗡嗡”的叫聲,那麼輕柔,那麼細膩。小姑娘睜開眼,一隻採蜜的蜂兒飛來了,停在小姑娘的手背上,撲扇著翅膀。“這是不是飛累了的蜜蜂呢?讓它好好休息一會吧。”小姑娘一動不動,滿心驚喜的靜靜看著這隻蜜蜂。蜜蜂只休息了一會,又呼悠悠往前面飛去了。想必是趕著回家的路給孩子們準備晚飯去了。

  父母親也該收工回家了。小姑娘雙手捧起脈絡殷紅的落葉裝進籮筐裡,塞滿,再用小腳盡力踩了踩。

  家鄉的炊煙漸漸的多了起來,一團團白煙在綠樹叢包圍的村寨上空嫋嫋,升騰,纏繞,擴散,連著天邊桔紅的的晚霞慢慢摻和在一起,消失……

  小姑娘家的爐膛裡飄出淡淡的滲人心脾的檸檬桉香味,裹著暮靄和著小姑娘稚嫩甜美的歌聲在鄉間裡飄蕩。

  :春即景

  可靈可麗的鳥兒停在陽臺的晾衣線上“啁啁……”地鳴叫起來了。窗前斜對面的柳樹在晨風中招搖。推開窗戶,看到蝴碟在幽幽的暖風中振翅。小小的身姿,從窗前飛過,該是菜碟吧,有微黃的翅膀呢。

  宿舍樓前的草地上,三株桃花開得正豔,桃樹下是散落一地的花瓣,粉紅,如嬰孩般的臉。三個三、四歲的小孩在樹下拾撿花瓣,把花瓣放到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裡,說是要給魚池裡的金魚餵食呢。

  空氣,是潮溼溫暖的。太陽只是露了半天的臉,淡淡的白霧似輕紗又罩在魚塘上,菜地上,山巒中。

  雨絲,輕輕灑灑的飄了下來。

  上學的孩子揹著書包,手裡拿著雨傘,卻不撐開,仰起稚嫩的臉蛋,迎接雨絲的撫摸,走進白霧中,走進雨霧裡,“咯咯……”的笑聲灑滿了一路。

  一個輕快的身影離開同伴的隊伍,直徑走進路邊的花壇裡,縱身往上一跳,雙手拉住桃樹枝,晃了晃,花瓣和雨滴便“簌簌……”地落在他的頭上、身上,一臉的笑意便不由自在的漾開來。

  一瞬間,身後隨即傳來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琅琅的誦讀聲,漸漸溶入了春風的溫暖與春雨的滋潤。

  此時,春雨還在飄飄灑灑,如絲,絲綿,輕灑人間,潤澤大地。

  :葡萄溝你是沉默的美

  葡萄溝你是來自天上的河。

  我剛起床你也從夜夢中剛剛醒來,葡萄溝架下維吾爾族小姑娘不願意碰落熟透的葡萄。

  我停在葡萄灘前根本不想討價還價,品嚐了甜蜜的葡萄,又購買了幾筐鮮美的葡萄,乘車往葡萄溝急馳。

  路兩邊盡是熱情的叫買聲。

  火焰山在我的眼底慢慢地升起,葡萄溝三個大字在我的眼前逐漸清晰,緊貼著山巒的是青翠欲滴的藍天。

  我真的願化作一縷冰涼的風,緊緊地貼在你滾燙的胸脯。葡萄溝啊!我聽你的心在砰砰地直跳,你如動脈血管的小渠嘩嘩地流淌。這是世間的絕妙、顏色搭配、溫差的結合。還有美麗與甜美的融洽,讓我融碎與其中。

  王洛賓先生的塑像披著油亮的陽光,在歡歌之中沉穩而令人矚目。

  我真的想變做一顆葡萄,突然掉入古麗的小脣。我還想變為一顆小草生長在葡萄溝裡的清泉或者化為王洛斌先生塑像的目光,緊緊地盯住這人間的美景,讓歡快的民歌從角角落落升起,買西來普是圓滿結束的曲子,可是在我的心中它是幸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