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改變而成功的例子_改變自己後成功的例子

  改變自己會痛苦,但不改變自己會吃苦。很多人的理想是要改變這個世界,但卻很少有人願意去改變自己。有時候改變自己也是一種走向成功的方法,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因改變而成功的例子,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改變自己而走向成功的吧!

  因改變而成功的例子篇1

  沃爾頓收到了著名的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因為家窮交不起學費,他面臨失學的危險。他決定趁假期去打工,像父親一樣做名油漆工。

  沃爾頓接到一筆為一大棟房子做油漆的業務,儘管房子的主人邁克爾很挑剔,但給的報酬很高。沃爾頓很高興地接受了這樁生意。在工作中,沃爾頓自然是一絲不苟,他認真和負責的態度讓幾次來查驗的邁克爾感到滿意。這天是即將完工的日子,沃爾頓為拆下來的一扇門板刷完最後一遍漆,剛剛把它支起來晾晒。做完這一切,沃爾頓長出了一口氣,想出去歇息一下,不想卻被腳下的磚頭絆了個踉蹌。這下子壞了,沃爾頓碰倒了支起來的門板,門板倒在剛粉刷好的牆壁上,牆上出現一道清晰的痕跡,還帶著紅色的漆印。沃爾頓立即用切刀把漆印切掉,又調了些塗料補上。可是,做好這些後,他怎麼看都覺得補上去的塗料色調和原來的不一樣,那新補的一塊和周圍的也顯得不協調。怎麼辦?沃爾頓決定把那面牆再重新刷一遍。

  大約用了半天時間,沃爾頓把那面牆刷完了。可是,第二天沃爾頓又沮喪地發現新刷的那面牆壁又顯得和旁邊的牆壁色調不一致,而且越看越明顯。沃爾頓嘆了一口氣,決定再去買些材料,將所有的牆重刷,儘管他知道這樣做要比原來多花近一倍的本錢,他就賺不了多少錢了,可是沃爾頓還是決定要重新刷一遍。他心中想的是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他剛把所需要的材料買回來,邁克爾就來驗工了。沃爾頓向他表示了歉意,並如實地將事情的原委和自己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邁克爾聽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對沃爾頓豎起了大拇指。作為對沃爾頓工作負責態度的獎勵,邁克爾願意贊助他讀完大學。最終,沃爾頓接受了幫助。後來,他不僅順利讀完大學,畢業後還娶了邁克爾的女兒為妻,進入了邁克爾的公司。十年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現在提起世界上最大的沃爾瑪零售公司無人不知,可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現在公司的董事長就是當年刷牆的窮小子。一面牆改變了沃爾頓的命運,更確切地說,是他對工作的負責態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因改變而成功的例子篇2

  美國女孩塔莉亞·勒芒今年只有17歲,但她已經是一家慈善機構的執行長了,從事慈善事業長達六年,募集資金超過一千萬美元。如今的她不僅躋身社會名流,還有人將她視為未來的美國總統候選人。但塔莉亞說:“即使不當總統,我也可以改變世界。 ”

  為“卡特里娜”颶風災民募捐

  塔莉亞的慈善家生涯開始於2005年,那時她十歲。那一年,“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新奧爾良,塔莉亞跟爸爸一起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了災區的畫面。她說:“我覺得我需要做點事情。每個人都在談論應該做什麼,但我覺得我們應該採取行動,而不是光說不練。”

  但塔莉亞就算捐出所有零用錢也做不了什麼,她意識到需要其他人的支援。她把想法告訴了母親。“我的母親沒有像很多父母一樣告訴兒女:‘好孩子,去睡吧。’她非常認真地問我,有什麼需要她幫忙的。”

  塔莉亞又和大她幾歲的哥哥談了談,結果遭到哥哥的反對。

  於是塔莉亞坐下來拿出筆,在紙上寫下號召青少年為災民捐款的行動計劃。她詢問美國中西部一家連鎖超市是否願意在他們的購物袋上登募捐廣告,對方同意了,並印刷了850萬份貼紙。她還給學校和政府發電子郵件,希望他們也能加入行動。此外,當地媒體也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一家電視臺和一家報紙進行了專題報道,讓塔莉亞成為了美國社會的一位明星。

  最後,塔莉亞的計劃獲得巨大成功。她共聯絡到美國4000個學區,募集到1040萬美元的認捐數額,遠遠超出她原先設定的100萬美元的目標。這讓美國學齡兒童和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一起,成為“卡特里娜”風災中的十大認捐者。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而是塔莉亞慈善事業的開始。

  讓孩子的力量發揮作用

  為“卡特里娜”颶風災民募捐的成功讓塔莉亞看到了孩子的力量。為了讓這股力量在地球面臨的其他問題中發揮作用,塔莉亞和朋友在母親達娜的幫助下,於2006年創立了非營利組織RandomKid,呼籲所有青少年突破文化、種族、地域和能力的界限,與同齡人進行合作,解決地球上的實際問題。塔莉亞擔任該組織的執行長,母親是她的副手,她也很慷慨地給了哥哥一個理事的頭銜。之所以使用RandomKid這個名字,是因為塔莉亞認為自己所做的事純粹出於偶然,而且她認為“任何人都有力量”,這如今已經成為RandomKid的口號,塔莉亞經常以此為主題發表演講。

  在隨後的兩年裡,塔莉亞和來自美國50個州和19個國家的孩子們有過合作。她募集的善款大約有35萬美元,並與近一萬名兒童捐助者直接或間接地接觸,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和世界各地7000名受益人的生活。

  通過社交網站和RandomKid網站,塔莉亞聚集了來自2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200萬名青少年,他們的援助款曾經參與過四個洲的各種援助計劃,例如,在柬埔寨一個村莊為300名兒童建一所學校;“卡特里娜”颶風后,為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斯萊德爾市的200名兒童翻修一所學校;她還為家鄉艾奧瓦州的500名殘障兒童建立了一個互動式遊戲中心;此外,她還募捐為非洲一些缺水的地區購買水泵等設施,為海地的兒童提供柺杖和義肢等。

  除了建設自己的慈善網路,塔莉亞還激勵其他人加入慈善事業。她會在網路上組織國際青少年研討會,指導同齡人制定成功實現慈善目標的策略,或者發表演講,告訴聽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

  塔莉亞說:“我們的目標是利用孩子們美好的一面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給年輕人方法和渠道,以及改變世界的力量。”

  獲得國內外好評

  塔莉亞12歲時在美國已成為一位大名人。迄今為止,塔莉亞獲得的國際榮譽數不勝數。

  2011年,她還與美國首席大法官露絲·貝德·金斯伯格、著名女演員馬洛·湯瑪斯和芝加哥公牛隊老闆傑裡·雷因斯多夫一起,獲得了美國公共服務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傑弗遜獎。

  在領獎發言時,塔莉亞告訴聽眾,她出生於波蘭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在大屠殺中倖免於難後,她的爺爺從歐洲逃到美國。初來乍到那會兒,爺爺靠當清潔工為生,他打掃的一座房子就屬於與她共同獲獎的馬洛·湯瑪斯,而另一座房子則屬於湯瑪斯的父親丹尼。臺下觀眾都為此感到驚訝。塔莉亞說:“兩代人後,當年的那個女孩,那個女明星,和這個女孩,清潔工的孫女,獲得了同一個獎項,這說明任何人都可能有所作為。 ”

  當總統?先拿到文憑再說

  但塔莉亞畢竟是名中學生,忙於慈善事業的她要如何應付學業呢?塔莉亞回答:“這並不容易,因為我滿世界跑,幾乎每星期都有人請我去演講。我缺課的天數很多,但學校很體諒我,讓我提前考試,還幫我補課。 ”

  塔莉亞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她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精英學校,她的成績位列所有學生的前1%。自2006年以來,她就一直位於優秀學生的名單上,2007年和2008年的校園科學節上,她是班上表現最優異的。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內科醫生,然後到醫療條件最差的地方去工作。

  塔莉亞目前最關心的話題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缺乏乾淨的飲用水。她說:“十億人沒有安全乾淨的飲用水,導致每八秒就有一個孩子死亡。請用你的能力改變這些可怕的數字吧!”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曾為塔莉亞撰文,支援她出任2044年美國總統。不過,塔莉亞本人並不為此激動。她說:“至於做總統,我還要上大學拿到文憑,然後再想想。重要的是,我知道,我即使不當總統,也能改變世界。”

  因改變而成功的例子篇3

  幾十年前,紐約曾住著一位姑娘名叫艾米麗,她自怨自艾,認定自己的理想永遠實現不了。她的理想也就是每一位妙齡姑娘的理想:跟意中人——一位瀟灑的白馬王子結婚,白頭偕老。艾米麗整天夢想著,可週圍的姑娘們都先後成家了,她成了大齡女青年,她認為自己的夢想永遠不可能實現了。

  在一個雨天的下午,艾米麗在家人的勸說下去找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握手的時候她那冰涼的手指讓人心顫,還有那悽怨的眼神,如同墳墓中飄出的聲音,蒼白憔悴的面孔,都在向心理學家說:我是無望的了,你會有什麼辦法呢?

  心理學家深思良久,然後說道:“艾米麗,我想請你幫我一個忙,我真的需要你的幫忙,可以嗎?”

  艾米麗將信將疑地點點頭。

  “是這樣的。我家要在星期二開個晚會,但我妻子一個人忙不過來,你來幫我招呼客人。明天一早,你先去買一套新衣服,不過你不要自己挑。,你只問店員,按她的主意買。然後去做個髮型,同樣按理髮師的意見辦,聽好心人的意見是有益的。”

  接著,心理學家說:“到我家來的客人很多,但互相認識的不多,你要幫我主動去招呼客人,說是代表我歡迎他們,要注意幫助他們,特別是那些顯得孤單的人。我需要你幫助我照料每一個客人,你明白了嗎?”

  艾米麗一臉不安,心理學家又鼓勵她說:“沒關係,其實很簡單,,比如說看誰沒咖啡就端一杯,要是太悶熱了,開開窗戶什麼的。”艾米麗終於同意一試。。

  星期二這天,艾米麗髮式得體,衣衫合身,來到了晚會上。按著心理學家的要求,她盡職盡力,只想著幫助別人。她眼神活潑,笑容可掬,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心事,成了晚會上緊受歡迎的人。晚會結束後,有三個青年都提出要送她回家。

  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三個青年熱烈地追求著艾米麗,她最終答應了其中一位的求婚。心理學家作為被邀請的貴賓,參加了他們的婚禮。望著幸福的新娘,人們說心理學家創造了一個奇蹟。

  書外人語:老想著自己,顧影自憐,孤芳自賞,結果就是你走不進別人的心裡,別人也走不進你的世界。只要嘗試一下忘掉自己幫助別人,一切都會改變。

>>>下一頁更多因改變而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