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苦難成功的事例經典

  苦難是成功路上另類的風景,但是我們都得去面對它。因為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洗禮,你的成功才會愈加光彩奪目!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歷經苦難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經苦難成功的事例篇1

  在奧斯卡的頒獎舞臺上,她侃侃而談,以犀利的幽默吸引著眾人的視線,3個小時的直播讓人充滿了無限激情。她就是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艾倫·德傑尼勒斯。

  艾倫13歲時,父母離異,她選擇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婚姻的失敗與生活的壓力,讓艾倫的媽媽患上了重度抑鬱症。一天早上,艾倫洗漱完畢準備到廚房去做早餐,剛走到廚房門口,她就看到母親站在廚房的操作檯前,這讓她很疑惑,媽媽已經很久沒有給她做過早餐了。艾倫悄悄走上前去,看到媽媽正準備用水果刀割腕,嚇得她立即上前從媽媽手中搶走了水果刀。從此,艾倫將家裡的刀子全部藏了起來。

  為此,艾倫專門請教過醫生。醫生告訴她,要多開導病人,多給病人帶來歡樂,以緩解病人的抑鬱情緒。艾倫聽從醫生的話,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給媽媽講講學校裡的事,一開始媽媽毫無反應。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艾倫就在語言與動作上下功夫,她發現故事講得越幽默越能引起媽媽的注意。之後,艾倫將取悅媽媽作為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大學一年級後,因為交不起學費,艾倫被迫選擇了退學。為了維持生計,她開始四處打工,做過飯店的服務員、女領班、酒保,還做過油漆工,賣過吸塵器。一天,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咖啡館正在招聘脫口秀演員,她很興奮地前去應聘,並幸運地被錄取了。但是沒過多久,她就因為觀眾不認可而丟了這份工作。

  看到艾倫因為丟了工作十分沮喪,媽媽安慰她說:“我曾經看過的一本書上說,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種成功。因為你在這次挫折裡,明白了下一次怎樣才不會重蹈覆轍。日積月累,挫折就成了你成功的奠基石。”艾倫聽了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於是重新鼓起勇氣去找她喜歡的脫口秀工作了。

  在艾倫不懈地堅持和努力下,20世紀80年代,她開始隨所在的俱樂部到美國各地演出脫口秀。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到電視臺要舉辦喜劇小品大賽的訊息,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這次大賽上,艾倫憑藉機智的幽默和精準的表演一舉奪魁,贏得“全美最搞笑的人”的稱號。從此,艾倫的舞臺從俱樂部轉移到了電視臺,她也從一個俱樂部裡的表演者一步一步地走進了喜劇演員的隊伍。

  正所謂天道酬勤。如今,艾倫已經贏得了14個艾美獎。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100名人榜中,她排名第10。迄今為止,艾倫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主持過奧斯卡獎、格萊美獎和艾美獎的主持人。

  歷經苦難成功的事例篇2

  安吉爾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來完成驚險的走鋼絲表演的人。但是,人們決不會想到,她是個因患病動過4次手術,並已截去了右腿的人。

  那是1987年8月, 安吉爾患病,在右踝檢查中,發現了一種少見的癌細胞。她只得接受手術,右腿膝蓋以下均被截去。

  在 這突如其來的厄運面前,她沒有失望退縮,在手術4個月後,她又用假肢成功地進行了走鋼絲的試驗。這以後,不幸又接踵而至,幾個月中,她被診斷患有肺癌,先後將左、右肺切除了一半。第二年,不屈服於命運之神的安吉爾又同丈夫一起練起了走鋼絲。經過幾百小時的苦練,她又能單獨進行走鋼絲表演了。

  在恢復走鋼絲7個月後,她又被診斷為癌症擴散,已無法醫治。醫生估計 安吉爾肯定受不住這沉重的打擊,可 安吉爾卻心靜如水:“沒關係,我不想再請醫生為我做什麼了,讓我回家去吧。只要我還活著,總能做些有益的事。”“只要我活著,即使大部分器官被切除了,我還要讓生命發出一點兒光。”此後,她仍帶著病殘之軀,頑強地搏擊於雜技舞臺。

  而她丈夫的一席話真是催人淚下:“也許不久她將真的告別人世,她已讓我們做好了準備,但我想她是永生的。她給予、給予、再給予,拼搏、拼搏、再拼搏,這就是她的性格,她的美德。”

  安吉爾則說:“我能留給孩子什麼呢?最重要的是:我一定要他記住,要經常想到自己已有的東西,而別老是想到自己沒有的東西。一個人如果能充分地運用他所擁有的,那他一定活得很好......”

  歷經苦難成功的事例篇3

  羅曼•羅蘭1866—1944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痛感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歐洲是一個騷動不安、瀰漫著腐敗風氣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偉人的社會。他為此寫作了《名人傳》,敘述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自古以來,傳記幾乎都是記載名人的豐功偉績,而《名人傳》卻使我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痛苦、掙扎和矛盾。羅曼•羅蘭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裡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寫作《名人傳》,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從古希臘神話開始,英雄都是戰功顯赫的神祇和將軍,而羅曼•羅蘭卻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心靈和品格。他認為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麵人生;惟有與苦難的搏鬥,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因此偉人們的生涯往往就是長期地受難,他們的身心遭受悲慘命運的折磨,然而正是憂患造就了他們的偉大。貝多芬、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天才竟終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而托爾斯泰夫妻之間持續數十年的互不理解,則是他的悲劇的最直接的根源。他們在社會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對待。貝多芬面對的是懷著敵意的城市維也納,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幾乎無人問津。米開朗琪羅除了被迫為教皇服務之外,他每從事一項工程,都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出於嫉妒和怨恨,對他進行惡毒的汙衊和攻擊。托爾斯泰面對的則是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於被教會宣佈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了教籍。

  一個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會排斥的人,要麼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麼不屈不撓地抗爭,這三位偉人正是屬於後者: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於留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由此可見,他們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為偉人的。我國先哲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心志,苦其筋骨……”,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名人傳》不僅是一部文學名著,而且在提高人們對於歷史和偉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