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些勵志文章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讓小編,那麼值得推薦的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文章推薦:機會源自哪裡

  在立志出人頭地的人眼中,生活中的任何環境都可以成為有力的機遇。只要善於發現,每個人都有機會。同樣一幅畫可能會觸動一個人的靈魂,令他入迷;而另外一個人卻看不出任何不同之處,顯得無動於衷。一本書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另外一個人卻認為它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機會”在人們的手中,“成功的門”在一個人的靈魂之眼裡。

  在人生中,我們身邊重大的機會正在悄悄地溜走,它們看似無關緊要,像那些在遠處看來很渺小,但是走近之後卻發現十分巨集偉的景物一樣。但是,那些被我們嘲笑的人卻利用這些看似渺小的機會,取得了很高的聲望,獲得了財富。在我們看來毫無價值並將其丟掉的機會,卻被他們抓住利用,獲得了成功。

  良好的開端和機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而尋找並發展它們的力量也在我們自己體內。有時候,這意味著我們呆在原地克服所有的困難和失望;有時候,這意味著丟棄所有的東西,與一切舊的事物斷絕聯絡,重新啟程。同是一朵花,蜜蜂從中採到了蜜,而蜘蛛卻找到了毒藥。相同的材料,有人利用它建立了一座宮殿,有人利用它建立了一座小木屋。同理,有人竭盡全力看到並捉住了良機,而有人卻認為這次機會是困難和侷限的化身。

  愛迪生在火車上做賣報童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機會,米開朗基羅在聖彼得花園中用自己的雙手挖掘黃赭石的時候,在梵蒂岡的灌木叢提取神奇的紫色、紅色、藍色和綠色色調的時候,創作出了不朽的傳世佳作。班揚在貝德福德監獄中找到了機會,他從送往自己牢房的牛奶瓶子上取下的皺巴巴的紙上,寫就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寓言故事。

  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努力抓住這些微不足道的機會,重大的機會自然會到來。

  成千上萬的成功人士在從事最普通的工作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他們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比其他人做得都好。大多數成功訊號最後證明是那些先前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

  機警地看到機會,抓住機會,並充分利用它將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力量。根據“一個人會不斷被給予”的原則,利用過的機會可以帶來新機會。

  每次銷售都可能讓你成為一個商人,每一個顧客都可能給你帶來其他顧客,每次佈道都可能帶來更廣闊的前景,產生更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商業上的交易都是一次展現友好、男子氣概、正直、效率、條理的機會,是一次結交朋友和通往更廣闊的天地的機會。每份責任都是讓你得到更多信任的動力。在工作中塑造你的性格,男子氣概或者女人氣質,增強自己的力量,為進入更好的天地而努力奮鬥。

  對於每一個人而言,最大的機會就是挖掘出自身的潛能,成為可以成為的人,機會不會自行到來,而是被創造的;機會和創造機會需要付出的能力和努力本身同等重要。

  勵志文章推薦:眼是笨蛋,手是好漢

  許多年前,讀小學,每天放了學,母親便讓我和妹妹幫著推磨,看看磨盤上一堆苞米,再看看炕上一袋袋糧食,心裡就沒勁,嘀咕著,什麼時候才能夠磨完呢!母親說,別老看磨盤,雙手抱緊磨棍,一直推下去,活總有幹完的時候。往手裡吐口唾沫,低著頭,只管推。一個小時後,一家人三天的糧食磨出來了。

  30年前,家裡承包了十幾畝地,一年到頭忙,農活多時,看看都發愁。記得一年麥收時節,我們家種了八畝麥子,只靠我和妹妹母親收割麥子,父親胳膊殘廢,只能打個下手。人手少,麥子多。看著滿地裡望不到頭的麥子,我真是畏難發愁,渾身無力,蹲下割一氣,站起來看看,還是看不見地頭。洩氣牢騷,對母親發火,埋怨承包的地多。54歲的母親始終不言語,打上頭,弓腰在麥畦裡,便不再起身,一直割到地頭。母親說,別看這麼多麥子,眼是笨蛋手是好漢,幹著幹著就完了。

  在母親的鼓勵下,我和妹妹橫下心來,埋頭苦幹,起早拉晚,不上十天就收割結束。

  當金晃晃的麥子堆在場院上,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為自己的勞動,為自己的堅持。我們自己完成了任務,節省了僱人的開支。想到母親的那句話,眼是笨蛋手是好漢,很是佩服母親的哲理。

  眼睛往往放大面前的困難,誤導你,麻痺你,從心理上打敗你。世界上有許多事情,被眼睛迷惑。所以不要完全相信你的眼睛。有一分困難,眼睛會給你放大十倍。只有雙手,默默無聞,紮紮實實,一點點地做下去,一點點地消卻眼前的活計,直到戰勝一切困難。手是真正的好漢,一個頂天立地的忠實伴侶。它誠信於我們,面臨一切困境,衝鋒在前,即便再艱險,不離不棄。

  人的一生,只要堅持動手,什麼事情都可以成功。

  離家在外工作,每逢碰到困難,我會想起母親的這句話。無論在哪裡,只要雙手在,你就有了好漢相幫。你就會養家餬口,你就會為社會奉獻。所以,善待你的雙手,那是你的財富。

  勵志文章推薦:你打算什麼時候從重複中驚醒

  人最大的惰性在於學會“習慣”,當習慣了上班睡覺再上班再睡覺的重複生活後,似乎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可內心深處總是會有一絲不安,生活似乎不應該如此……

  大四時,我全職實習,每天早晨坐兩個小時公交車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後,再用兩小時下班,看盡三環一路霓虹閃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點鐘,吃飯,打鬧,寫點作業,上床睡覺。後來,我搬到離公司近的地方住,每天渾渾噩噩地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時間久了,我總是覺得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太正常,好像我的生活都是工作,除此以外我沒有任何能幹的,跟不同的人交流總是有障礙,我對社會不瞭解,而別人對學校的事情沒興趣。這個時候,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我沒有平衡好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我的生活沒有一點顏色。而這個時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換上學,經常打電話告訴我她那裡的鋼琴房是多麼夢幻,那裡的楓葉多麼漂亮,連那裡街頭的雪景都分外讓人覺得豔羨。這讓我糾結的心更加糾結。

  我躺床上想了很久很久,我一直想要學鋼琴,我一直想要開一個部落格來寫下我成長過程當中點滴的思索和進步,我一直想要做公益來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幸福的人。可是我一直都在等,似乎在等一個更好的時機,也似乎是在等有錢的時候,或者是在等我內心準備好了吧。我就這樣想著,等著。不停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更多的人,我要這樣,我要那樣,但是遲遲沒有行動。

  六月份看自行車大王標哥的專訪,80多歲的老爺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可能再做了”。那時候我一個人在酒店的房間裡上網聊八卦,和同學描繪自己的各種想法,扯得群情激昂,可是就那一瞬間,這句話突然驚醒了我。我騰地坐起來打長途回北京,找到早就預約好的鋼琴老師,請她開始給我排課程。我開啟曾經停止了半年的新浪部落格,看到2000的點選量,看到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開始一點一點把我寫到各個不同地方的文字重轉上去。

  回到北京後,我火速訂了去四川的機票,我開始託很多人幫我找需要幫助的孩子;我開始用自己的工資的一部分建立起一個小小的基金會,每月存入一點點的錢,希望時間久了可以多一點去幫助別人。同時我開始用心去旅遊,每月存固定的旅遊專用基金好讓我在有時間旅遊的時候能夠走得遠一點,看得多一點。我找老師給我普及古典音樂和股票知識;開始用心擴大自己的人脈;開始學著鼓勵別人、讚美別人。我把書架裡的英語書拿出來開始背單詞,看英文電影,看美國電視臺的節目,我到書店買各種書來讀做筆記……

  現在,我能坐在鋼琴前完整彈下《kisstherain》,我聽古典音樂,會用心體會阿巴多的精湛;我成立了“星光成長計劃”公益專案,已經有了4個私人捐助的專案;我寫成長寫職場寫生活的部落格,關注的人越來越多,每天會收到至少10個網友的郵件,文字也慢慢地能成為文章直接發表了。

  我認識了很多不同領域裡特牛的人,與其學習受益匪淺;也認識了很多不那麼牛但是很善良溫美的人,感受信任與真誠的味道;而我一直最重視的英文,也從聽不懂公司開會內容,別人笑我也跟著笑,到和外國人溝通自如,甚至學會跟外國人吵架發脾氣。

  美國爺爺說,他印象裡我是個特別努力工作的人,因為每次找我吃飯我都很忙很忙。可是現在,我學會了把每件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當生活的天平中除了工作又有了別的內容,工作和生活才可能變得平衡。他驚異地看著我,看著我在他面前慢慢地喝著咖啡,淺淺地微笑,說著比去年流暢了很多的英文,他說我笑起來真心又美好。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有了很好的工作,生命就有了意義和保障,可是生活不是隻有玫瑰色;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站在玫瑰色上伸頭去看看別的顏色,並時不時地把別的顏色拿過來和玫瑰色攪和一下,看看能出什麼花兒。

  工作的8小時,決定了你的專業知識,你賺錢吃飯的能力,以及支撐你成為一個社會人的全部支點;而工作外的8小時,才決定你究竟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