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文章集錦_你可以犯錯但必須成長

  一批又一批學生通過十多年寒窗換來金榜提名時,實現自己的大學夢!高考,是每一位學子記憶中抹之不去的痕跡,它留給了我們太多的酸甜苦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高考最勵志文章,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高考最勵志文章篇1:就是倒下,也朝著未名湖的方向

  說實話,我覺得考北大的人都好“痴情”,可能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座未名湖吧

  當分數出來時,我一直在震撼:看看大家的分數,看看考號與你相近的跟你在一個考場的人的分數。。。。。

  你無言了吧。你們一個考場就沒有幾個上線的!

  報了兩千來人,要130個,絕大多數是炮灰,絕大多數註定是炮灰。。。。

  還要兩戰三戰四戰。。。。。北大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能用來朝覲

  讀完胡適傳,我同樣在震撼:1962年2月24日,胡適病逝於臺北,身上覆蓋的不是某國旗,而是北京大學校旗。。。。。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阿?

  能讓中國現代思想史上開天闢地的人物為他魂牽夢繞??!!

  能讓考研絕大多數註定是炮灰的還心甘情願,痴情不改。。。。

  就是因為,她叫北大!!!!!!

  北大,讀到這兩個字,無疑觸到了多少人心底裡面深處最軟的地方。。。

  北大,她的意義已經超出了一所大學所能承擔的名字。。。。。。

  一提北大,就是沉重,和她對這個苦難民族百年的啟蒙與奮進,這使得北大具有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都不能比擬的精神氣質

  一百多年來,她和這個民族的興亡緊緊相連。她讓女人放棄了小腳,她冒著血腥走過了“三一八”,她告訴這個國家要學會重視教育,她教會民眾,啟蒙社會……..

  一旦成為北大的學子,上蒼註定我們成為這十三億人們的兒子,這五千年文明的香火。註定要站在崑崙之顛同魔鬼說法,註定成為這最後一個謀殺案的被害者。我們縱然要割下自己的手臂砍下自己的頭顱,我們也要為此去煎翥一方醫治民族的良藥!我們將用我們的眼淚鮮血骨髓,把所有的希望幸福寫遍這快土地的大街小巷,人們的額堂!因為身在北大,就是肩負歷史

  就是因為這些,使多少人魂牽夢縈的戀上了北大。

  於是多少人想去北大讀書,真的很想,痴痴地想,傻傻地想,想得心刀割般地疼,想得鼻子發酸,想得眼睛發澀,想得頭腦發昏。

  多少人想北大,想發瘋似的去聽講座,擠進那人頭攢動的大講堂,滿懷虔誠默默地注視著沉潛的長者,去聆聽思想者的聲音……

  多少人想躺在北大的草坪上,仰望蔚藍的天空,默默地念著海子的詩,放飛夢想……

  多少人想在黃昏的時候,去未名湖畔坐坐……

  北大,就因為這二字,深深地嵌入心底。曾經有個朋友說,在北大,空氣中都有大師的氣息;曾經為了PKU三個字母有人整晚整晚的失眠……

  一次喝完酒,一個兄弟流著淚對我說,這輩子不能去北大讀書,老子不服!!!

  每個中國學生在小時候就都做過這個夢,有這麼一天,興奮的喊出“我考上北大了”,

  有多少青年在夜深人靜時,夢見過那個兩座石獅子護衛的神聖的大門,醒來淚流滿面。。。。

  可是古來征戰北大幾人回?

  聖地,為了去這個地方朝聖,多少人戰死在路途中,臉還向著未名湖的方向。。。

  前世今生.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他

  一種莫名的鄉愁.

  北大,對未名湖.

  糾纏至今........

  忘不了的北大情

  胡適

  三年不見

  就自信把他忘了。

  今天又看見他,

  這久冷的心又發狂了。

  我終夜不成眠,

  縈想著他的愁、病、衰老。

  剛閉上了一雙倦眼,

  又只見他莊嚴曼妙。

  我歡喜醒來,

  眼裡噙著兩滴歡喜的淚。

  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你總是這樣叫人牽記。

  高考最勵志文章篇2:你可以犯錯,但必須成長

  ——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試後與學生談話記錄之一

  ZhangYQ這次考試沒有預期中發揮的理想,我第一個找她瞭解情況。

  問她自己感覺如何時,她笑著,說,特別不好。我從她的強顏歡笑中看得出她的要強與在乎。聊天的時候,說著說著她眼淚流了下來,可她依然笑著。看著她帶淚的笑,我心疼,也理解孩子心裡的苦楚與無奈。

  對這樣一個懂事兒上進的孩子,不用太多的安慰。我知道,她不會沉溺於傷感無法自拔,也不會固執己見不思改進,兩年多來我們都很熟悉了,我瞭解是一個始終在追求超越自己的要強的女孩。可是這一次她沒有發揮好,當我問及她,你感覺原因在那裡的時候,她說了很多關於狀態有些緊和粗心大意之類原因。

  聽到這些,我並不意外,我告訴他,還有些問題或許應該再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狀態和粗心都不是新問題,為什麼始終困擾著你,這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一個人,可以犯錯誤,但是必須在錯誤中成長,絕不能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趴著,或者總是在那裡摔倒!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為這“粗心大意”“忙亂無條理”而著急,我們和這個習慣苦苦鬥爭了兩年多了。兩年裡面,考過差成績,不堪回首,也考過好成績,能進前幾名。可是起起伏伏之間,我們始終都沒有能在這場較量中佔據上風,輸,輸得莫名其妙,贏,贏得沒有把握心裡發虛,我們最熟悉自己卻又最不能把握自己,原因就是這所謂的“狀態”和“粗心”讓努力的過程有了太多的“安全隱患”和“不確定因素”。

  說這些的時候,孩子的眼淚又掉了下來,我知道,我說中了孩子心裡的感受。

  她說,有時候在意一點還好,時間一長就不由自主。

  我說,我們要更多地讓自己“自主”起來。

  我們所渴望的成長應該是在理智之下不斷選擇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靠時間來堆積閱歷。在不斷面對未知、面對挑戰的時候,我們如何避免錯誤,我們如何面對錯誤並改正提高,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樣的理智來選擇。對於高中的學生來講,錯誤也許無法避免,但是面對困難的方式卻可以選擇。

  在你忙碌地追求速度和數量的時候,忽視了效度,忽視了準度,做著這一道題,心裡還惦記著下一道題,始終在追敢下一道題,又始終在變相地“忽視”著這一道題。做題當然無止境,所以也“刻苦”也“努力”,卻總是錯過,總是不能百分之百發揮,總是在自己創造著一個個地雷,時不時自己炸自己。

  所以,對於這些始終在追趕“下一道”同學,慢下來或許不是壞事,別讓自己“對未來得期待”影響了自己的“現在的質量”。百分之百重視“這一道”,集畢生之精力把“這一道”做到最準確,最漂亮,最工整。

  “好狀態”就是不去過多顧及“狀態”,就是總有實實在在的活兒,總有實實在在的行動,總有實實在在的結果。

  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把隱藏著“粗心”背後的問題揪出來,或者是熟悉程度不夠,或者是細緻程度不夠,或者其他,一旦找到了這個讓人狠得牙根兒癢癢的凶手,就要發誓立即將它打倒,打死,這在這樣狠狠地自我較量中完成在錯誤中的成長。

  不怕發現問題,怕的是明明有問題卻發現不了,怕的是明明發現了還是一次又一次吃虧,所以現在暴露的所有問題都是有意義的,不能輕易放過這些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機會,所有的失敗和困難都有可能成為你遇到的最好的機會,好好把握!

  附兩年來寫給ZhangYQ的班主任評語節選,看看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曾經和“粗心”展開的較量。

  高一:能寫一手好字卻很少寫出漂亮的卷面,能做很多難題卻很少取得完美的得分,能夠抓一些小空閒擠時間卻不能高效利用大段時間,能夠離家生活卻還不能真正照顧自己、自理自立。你是一個生活在幸福裡卻還不知道幸福有多少的馬虎女孩,一個享受了母親無限的恩情卻還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回報的粗心女孩,一個雖然走出母親的視線,卻沒有走出母親思念的幸福女孩。……

  高二上學期:高二的生活裡,能看得到你的轉變,凌亂的書桌開始整齊起來,作業筆記也越來越工整,心態上也不像以前那樣急躁,能夠穩下來了,步調和學校的要求更一致,這些生活上的變化也都反映在你的成績上,最近幾次成績的提高算是對你的一個獎勵吧。接下來的日子要依然像關注學習那樣關注自己習慣的養成,不能只是忙,不能只追求完成了什麼完成了多少,要忙而有序,越忙的時候越沉穩,要完成而且要圓滿,越緊張的時候越嚴謹,從過度關注數量調整到數量質量兼顧上來。真正讓自己的努力100%地發揮效力。

  總是把自己的過失推給所謂“性格”的人是不負責任的,總是用“本性難移”來給自己開脫的人最沒有出息。明知故犯的做法中有著是不敢面對自己不足的懦弱,有著不願改正的懶惰,或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無所謂。所以當所有的實力你都具備的時候,你就更不該輸在這一步上。要知道真正高手的較量拼得恰恰就著這樣的軟實力。把你現在的進步保持下去吧,把心態和習慣的養成放到戰略高度來重視。我期待著你更理智、更嚴謹、更優異的表現。

  高二下學期:又一個半年過去,很欣慰看到你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兩年來苦苦糾纏著你的粗心大意的問題正在你的約束之下慢慢敗下陣來。考試成績的提高更是對你的一個鼓勵,讓你堅持下去,保住勝利果實。高三需要你再接再厲。

  有人把“勤奮”理解為拼時間,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結果因小失大。其實,效率永遠是成功的法寶,當走出高考考場的那一刻,你就會明白“養兵千日”只是意味著把該做的用心做好,在有限的時間內湧動自己的激情,燃燒自己內心的能量,在單調的學習動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每一天的學習需要從合理分配時間開始。生活的哲理體現在你能否應用該應用的時間。即在合理的時間裡做該做該做的事情,與其手忙腳亂,不如井井有條的過每一天,讓每一天都不會盲從,讓細緻嚴謹念深入你想學習的心。心不慌,手才穩,能力才會最大程度發揮。從改變一個細節開始改變一個習慣,進而改變命運。高三同樣會有高三的干擾,不管是學習的困難、考試的失落還是青春的誘惑都需要你理智面對。好好把握!

  高考最勵志文章篇3:高三,你可以擔心,但必須微笑!

  ——寫給高三的家長和我自己

  高三的緊要時刻,真正到了“心態決定命運”的時候。

  學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得失起伏,能有良好的心態來調控自我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學生是否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學生能在難度未知的考驗面前有良好發揮的重要保障。然而,能夠自覺到達這種“境界”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在強壓之下能夠保持不出問題就不錯了,把心理變成優勢的實在是不易。

  所以面對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有的家長焦慮了。恨不得自己能代替學生學習;恨不得把手裡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花在學生身上,請家教,買資料;恨不得把自己畢生的智慧都一股腦地塞進孩子的腦子;恨不得磕頭拜佛,求求如來佛祖賜給開竅祕方;恨不得把所有和孩子說的話都聯絡上學習,沒完沒了地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如何如何”;恨不得辭掉工作租房陪讀,以為自己給孩子做飯聊天就可以讓孩子心態樂觀一日千里突飛猛進創造神話金榜題名。

  有的老師也焦慮了!恨不得把畢生所有能用的嚴厲表情都掛在臉上,讓學生一見就感到害怕;恨不得把所有讓學生產生心理壓力的話語都說完,讓學生一見老師就慚愧的只想到學習;恨不得把所有學生的時間都變成自習,讓學生的屁股長在凳子上;恨不得把“不要緊張,不要粗心”說上幾億遍,讓孩子一聽到“不要緊張”就立即心平氣和。

  很顯然,這樣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

  來自老師和家長方面的不良情緒往往更加長孩子的心理負擔。家長說的“沒關係,我不在成績”,會像是針一樣紮在孩子心裡,孩子大了,知道這話裡的意思,他聽得出這“不在乎”其實比“在乎”還“在乎”;

  那到底如何才能讓孩子有好心態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也許我們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那就是:單靠這樣的要求,沒有用。調節不好自己心態的老師和家長是教不會孩子好心態的!

  孩子之所以緊張,很多時候是太在意學習的結果,太在意老師和家長對這一結果的評價。

  而上述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擔心和焦慮,也是太在意孩子的成績這個結果,太在意這個成績可能帶來的其他影響。

  這兩種“太在意”其實是同一種問題,所以,同樣有“問題”的心態怎麼會為孩子帶來陽光呢?

  面對孩子的情況,讓家長和老師不擔心不緊張恐怕很難,但是在想辦法找措施的時候,必須一定只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尤其是老師,在每天和學生的結束中會通過表情、舉止、眼神向學生傳遞很多無言的資訊,這些要比說教更能反應人的內心,學生都懂。

  因此,我覺得,樂觀心態的“薰陶”比頭頭是道的“要求”更重要!

  在孩子緊張焦慮的時候,老師和家長不應該陪同緊張,更不應該比學生還緊張。而應該更多地用自己內心的陽光去溫暖,去薰陶!

  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應該先讓自己變得心胸寬廣起來,學會去接受,而不只是改變!學會去面對,而不只是拒絕承認;學會去理解,而不只是簡單甚至粗暴地“支招”;學會傳遞樂觀,而不是陰沉的臉龐製造緊張;學會讓自己成為學生的面對壓力時的榜樣,而不是做學生緊張的陪綁者和看客。

  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哀:一種是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另一種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學生心裡的焦慮情緒恰恰如蕭伯納一樣,看不到生活和學習的樂趣。學到的知識嫌少,緊張;學不到的得不了分,還是緊張。老師和家長不能也落入這一情緒,考不好了,焦慮這一次,考好了,擔心下一次。

  而我認為,蕭伯納所說的悲哀恰恰恰恰也是人生的幸福的所在,一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這樣我們可以好好享受它帶給我們的快樂,二是還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這樣我們可以在追逐目標的道路上享受快樂。

  在我的二十班,班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知道高三了我們的任務是什麼。老師能夠理解學生的壓力,學生也能夠感受老師的壓力。在這高壓之下的中國中,班主任和老師應該是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的調節劑,給他們單調的日子增加一些快樂和色彩,用自己面對學生的微笑教會他們面對壓力,把自己樂觀的生活擺在學生面前,教給學生在沒有選擇,無法改變的時候,至少還有一點可以選擇,那就是選擇自己被動地受折磨還是去投入地享受。

  把自己的心情放輕鬆,能和學生聊聊學習以外的話題,國際政治,熱點話題,興趣愛好,獨門祕籍,能和學生開開玩笑,能在賞識和肯定的表情中講授知識,能在理解和悅納的前提下面對不足。

  想一想,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笑臉、充滿肯定、充滿接納、充滿理解的家庭或學校會怎麼樣呢?

  想一想,如果孩子面對的是面帶微笑的老師和家長,能夠開懷大笑的同學和朋友,他心情會怎麼樣呢?

  所以,調節學生心理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比說教更重要的是學會微笑面對,有時候微笑所傳達的坦蕩和信任勝過千言萬語,要從環境“薰陶”入手,從家長和老師的微笑面對開始,用微笑贏得微笑。

  所以,鬆開緊皺的眉頭,帶上真誠的微笑。對學生講題,別忘了帶上理解的微笑。走進教室,別忘了帶上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