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小四小時代系列的經典語錄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四川自貢人,現居於上海,中國知名作家,暢銷小說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最漫畫》、《放課後》雜誌主編,中國大陸“80後”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1998年,郭敬明在文學網站“榕樹下”上,用網名“第四維”發表了許多作品。2003年,郭敬明因玄幻小說《幻城》而被人們熟知,隨後他又出版了《夢裡花落知多少》等作品。2004年,郭敬明成立了“島”工作室,開始主編《島》系列雜誌。2008年至2012年,陸續出版《小時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郭敬明自編自導電影《小時代》上映,並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12月,郭敬明出版新散文集《願風裁塵》,並在騰訊文學首發。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執導的電影《小時代3:刺金時代》上映。2015年,郭敬明執導並參與演出《爵跡》。2015年6月14日,郭敬明榮獲微博電影獎-年度影響力導演獎。

  1. 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湧入這個飛快旋轉的城市——帶著他們的巨集偉藍圖,或者肥皂泡的白日夢想;每一天,也有無數的人離開這個生硬冷漠的城市的摩天大樓組成的森林——留下他們的眼淚。

  2. 這是一個以光速往前發展的城市。  旋轉的物慾和蓬勃的生機,把城市變成地下迷宮般的錯綜複雜。  這是一個匕首般鋒利的冷漠時代。  在人的心臟上挖出一個又一個洞,然後埋進滴答滴答的炸彈。財富兩級的迅速分化,活生生的把人的靈魂撕成了兩半。

  3. 大一的男生裡面,百分之八十的人戴著眼鏡,剩下百分之二十里有一半的穿著褲腿短三寸的褲子,露出裡面的白色尼龍襪子,而另外一半,扔進人海里,就永遠也不可能在尋找到他們。

  4. 剩下的唐宛如非常淡定,我可以理解,因為她完全不看書。她寧願窩在沙發上用一堆爆米花電影打發掉一下午,也不願意閱讀一本足夠讓人聲淚俱下或者靈魂扭曲甚至毛骨悚然的小說。你就算告訴她“郭敬明是唐朝的一位詩人”,她依然是這樣淡定地說一聲,“哦,是嗎”,而且她一直認為王朔跟王蒙是兄弟。

  5. 在這個過程裡,有一本落下來砸到了南湘的頭上,導致她差點休克過去——每本差不多一公斤重、又厚又大的時尚雜誌,確實有當作凶器的潛質。

  6. 在我們平凡而又微茫的生活裡,並不是只有輕鬆的歡笑和捧腹的樂趣。在時光日復一日的緩慢推進裡,有很多痛苦就像是圖釘一樣,隨著滾滾而過的車輪被扎進我們的心中。

  7. 我們痛苦來源於愛。但我們的幸福也來源於愛。

  8. 窗外濃厚的夜色被寂靜襯托得格外沉重,像是一池無風天裡的湖水。黃色的路燈下,偶爾會走過一對相互依偎的約會男女。他們的影子被拉的很長很長,像是大寫的“幸福”二字。

  9. 開學的第一天過去了。  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天一天地轉動過去。秒針、分針、時針,拖著虛影轉動成無數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終匯聚成時間的長河,變成我們所生活的龐大的時代。  而我,和我們,都是其中,最最渺小微茫的一個部分。

  10. 夢裡很多搖晃的綠色光暈,後來漸漸看清楚了,那是一整片巨大而安靜的樹。  樹影晃動成海洋,朝大地的盡頭傾斜著。滾滾而去的綠色巨浪。

  11. 因為我已經快要走火入魔了。很多次,我想要抓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地面上扯起來——無論牛頓是否會從棺材裡破土而出,翻著書上的牛頓定律對著我抓狂地怒吼:“這是不可能的!”

  12. 他把第一隻混沌咬緊口裡,然後一顆滾燙的眼淚就掉進了白色的塑料飯盒中。

  13. 昏黃的路燈下,顧裡收到了顧源回過來的訊息。  “我愛你”  這是顧裡新的手機上,第一條來自顧源的訊息。

  14. 在那些衣著光鮮的時尚分子和派對動物嚴重,恆隆一定是上海的中心。當穿著10cm的細高跟鞋咔嗒咔嗒地踩過恆隆光潔如新的大理石地面時,她們一定覺得自己踩在整座上海之上,無論剛剛刷卡買下的那件小山羊皮外套是否相當於整整一個月的薪水。

  15. 沿海無數的天價樓盤沐浴在上海昏黃色的雨水裡,有寂寥的貴婦人在第十二次撥打老公手機聽到的電話依然依然是被轉語音信箱之後,茫然地抱著蠶絲的抱枕,靠在床邊看窗外的江面。翻騰的黃色泡沫像是無窮無盡的慾望的漩渦。

  16. 無數前來上海旅遊的外地人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那條被電視節目報道了無數便的熙熙攘攘的南京路。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旗艦店,都閃動著巨大的點子螢幕,滿大街的金銀樓裡,黃金鍊子一根比一根粗。無數的行人舉起相機,閃光燈咔嚓咔嚓閃成一片。

  17. 而唯獨人民大道上,市政府鑄造的那個標註上海市中心零起點的那個手掌大小井蓋一樣的銅牌,早消失在人們的視線和記憶裡。

  18. 人真的是一種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動物。

  19. 已經十二月末了。上海開始下起連綿不斷的寒雨。上帝在頭頂用鉛灰色的烏雲把上海一整個包裹起來,然後密密麻麻地開始澆花。光線暗的讓人心情抑鬱,就算頭頂的熒光燈全部開啟,我也只能提供一片更加寂寥的蒼白色。

  20. 在顧裡的人生裡,短短的幾十年生命,就應該遵循生物的趨利避害的原則。迅速離開第自己有害的人和事,然後迅速抓住一切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整個人生,都應該是一道嚴格遵循數學定理的方程式,從開始,到最後,一直解出那個X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