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功的素材

  名人的成功,一直都是寫作過程中重要的素材之一,平常要多收集一些名人的素材。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一張字條成就一位大師

  美國律師厄爾痴迷寫作,可是收效甚微,一直沒有什麼作品發表。有一年,他又寫出一部偵探小說,投給著名的偵探文學雜誌《黑麵具》。雜誌社發行部經理審讀書稿後,在便條上寫了一段評語,連同書稿交給責任編輯。責任編輯讀過字條,自作主張,把字條夾在書稿中,一併寄回給厄爾。

  拆開郵件,厄爾讀過字條,不禁感到無地自容。原來,那字條把他的作品批得一無是處,稱它是文字垃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也許會將這種侮辱人的東西撕得粉碎,扔在地上,然後再踏上幾腳。可是,厄爾沒有這樣做。在情緒平復之後,他重新讀了一遍字條,接著又讀了一遍……一連好幾遍,結果,字條上有幾句話令他眼前一亮。

  那幾句話是這樣說的:“故事中人物的語氣生硬,講話像在背字典,而作者安排的劇情似乎是長了長長的鬍鬚,看起來就像是在路易斯安娜州河邊的原生橡樹上,垂掛著西班牙苔蘚。”

  這幾句刻薄的評語,使得一度被退稿差評打蒙的厄爾清醒起來,明白了自己作品的病症在哪裡。於是,他靜下心來,將小說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進行了一次全面修改,使人物語言變得非常鮮活,故事情節也顯得極為新奇曲折。最終,厄爾的這部小說被《黑麵具》買下,取名《尖叫的骷髏》刊登在當年12月的雜誌上,結果,好評如潮。

  從此,厄爾一發不可收,創作熱情高漲,每週除了兩天從事律師工作之外,其餘全部用於寫作,平均每月能夠寫出20萬字。他一生中共寫下146部著作,其中85部小說每部都有百萬餘冊的驚人銷量。

  厄爾的全名是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偵探小說家,可以這麼說,他是被一張字條成就的大師。看得出來,當初,他的非凡之處,就在於能夠把難聽的罵聲重溫一遍又一遍,並從中咂摸出別樣的滋味。

  篇2:達爾文放棄研究成果

  達爾文是19世紀著名的科學家,進化論的創始者,他生前常說,他的《物種起源》等著作和學說是“集體的產物”。在一封信中他曾這樣寫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沒有那些可欽佩的觀察者所蒐集的大量材料,我決寫不出那本書來。”事實上,他和華萊士的交往便是科學家這種謙虛無私精神的體現。

  華萊士是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旅行家,比達爾文小14歲,他和達爾文一樣,進行著科學考察的活動,曾到南美的巴西、馬來半島等地做生物考察,採取動植物標本,在同一個課題上進行研究和寫作。其間,他讀過達爾文的《一個植物學家的航行日記》,也和達爾文有過幾次通訊,討論交流研究心得,不過兩人都沒有提及他們各自的獨立研究和正在寫作的具體內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寫《物種起源》一書的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寄來的一篇關於進化論的手稿----《論變種無限地離開其原始模式的傾向》。達爾文驚詫得目瞪口呆,他說:“我從從未見過有這種更加令人驚奇的偶然巧合。......他現在採用的學術名詞,甚至也和我的書稿中各章題名相同......”

  如果是這樣的話,進化論的優先權將歸於華萊士了,達爾文再發表著作,就有抄襲和剽竊之嫌達爾文這時思想鬥爭十分激烈。要知道達爾文已經從事20多年的研究了,當他環繞全球作科學考察時,華萊士還是一個剛入學接受啟蒙教育的小學生。達爾文由於舊病復發,加上孩子們身體不好,使得寫作時斷時續,進度很慢,才讓華萊士後來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決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議華萊士趕快將論文發表出來,同時為了避嫌,他打算中斷自己的寫作,讓華萊士獨享榮譽。

  但是,華萊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不僅果斷地放棄了優先權,而且滿懷敬意地對人說:“當我還是一個匆忙急躁的少年時,達爾文已經是一個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懇懇地蒐集證據,來證明他發現的真理,卻不肯為爭名而提早發表他的理論。”

  最後在別人的勸說下,達爾文同意和華萊士的論文合併,以合著的名義提交林奈學會宣讀。達爾文非常感謝華萊士,他寫信致意,並說:“如果有著可欽佩的熱情和精力的人應該得到成功的話,那麼您就是最應該得到成功的人。”,達爾文在1859年11月24日這一天,終於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鉅著,1250冊書在當天銷售一空。華萊士高興地喝彩,稱這本書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書籍之一”,並將進化學說這一理論稱之為“達爾文學說”。

  篇3:達利婭.格里

  5歲那年,她上幼兒園。小朋友們喜歡聚在一起嬉戲,她卻總是一聲不響坐在角落裡。有時,僅僅是一張小紙片,也可以被她摺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一副樂此不疲的模樣。

  9歲時,她讀小學三年級,成績一塌糊塗,唯一能考及格的,只有手工課。老師來家訪,憂心忡忡地說:“也許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她的父親堅決地搖著頭說:“能在手工課上做這麼漂亮的環保袋和筆筒,證明她非常聰明。”

  看到老師失望地離開,她難過得掉下眼淚。父親卻笑著說:“寶貝,你一點兒也不笨。”父親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翻到其中一頁說:“還記得我給你講過藍鯨的故事嗎?它可是動物界的‘巨人’,別看它粗枝大葉、肥肥壯壯的樣子,可它的喉嚨卻非常狹窄,只能吞下5釐米以下的小魚。藍鯨這樣的生理結構,非常有利於魚類的繁衍,因為,如果成年的魚也能被吃掉。那麼,海洋中的魚類也許都會面臨滅絕了!”

  “上帝並不會偏愛誰,連藍鯨這樣的龐然大物也不例外。”父親又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好萊塢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童年時,由於家庭貧困,經常忍飢挨餓,甚至一度只能依靠鬱金香球莖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麵包’充飢,並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使她身材特別瘦削。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練習她最愛的芭蕾舞。聽說她夢想要當一個電影明星時,所有的同學都嘲笑她白日做夢,說一陣風就可以把她颳走。面對大家的冷嘲熱諷,赫本從不氣餒,終於成功扮演了《羅馬假日》中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假如,她當初因為自己過於消瘦而放棄理想,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影星。”

  父親鼓勵她說:“你看,無論是一頭巨鯨,還是國際影星,都有不完美的一面。這就好像你數學功課差一點兒,手工卻是最棒的,說明你心靈手巧。做自己喜歡的事,堅持下去。”

  也許正因為有了父親的鼓勵,從此以後,她不但喜歡做手工,還常常動手搞些小發明。幾塊木板釘在一起,加上鐵絲和螺絲釘,就是一個小巧的板凳。聽到母親抱怨衣架不好用,她略加改造,讓它可以自由變換長度,成了一個“萬能衣架”,簡單又實用。甚至,在父親的幫助下,她還將家裡的兩輛舊自行車拼到一起,變成了一輛雙人自行車。

  伴隨著這些小小的發明,她快樂成長著。2010年,她已是美國波斯頓市麻省理工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一個週末,她出去購物,在超市門前,聽到有兩位顧客在抱怨:“想要找到空車位,簡直比彩票中獎還要難!”“如果誰能發明一種摺疊汽車,那該有多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立刻忽發奇想:“為什麼不試一下呢,說不定真的可以。”

  回到學校,她開始蒐集關於汽車構造方面的知識,單是資料就抄了厚厚的幾大本。接下來,一次次思考,反覆畫圖。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設計出了摺疊汽車的圖紙。

  看她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有同學潑冷水說:“你懂得如何生產嗎?說不定圖紙只能變成廢紙。”她想起父親當年講的一頭鯨的故事,笑著說:“我的確不懂生產汽車,但可以尋找合作伙伴。”於是,她在網上釋出帖子,尋求可以合作的商家。不久,西班牙一家汽車製造商聯絡到她,雙方很快簽下合約。2012年2月,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摺疊的汽車面世了。

  這款汽車有著時尚的圓弧造型,全長不過1.5米,電動機位於車輪中,可以在原地轉圈,只要充一次電,就可行駛120公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30秒之內,神奇般地完成摺疊動作,讓車主再也不用擔心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停車。摺疊汽車剛剛亮相,就受到眾多車迷們的追捧,還沒等正式批量生產,就收到了很多訂單。

  她就是來自美國的達利婭.格里。面對記者的採訪,她有些害羞地說:“我從小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我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用刻苦和勤奮來彌補缺陷,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