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進取並取得成功的作文素材

  積極進取並取得成功是多麼得不易,因此而成功的人們值得被大家傳頌、學習!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只上了幾個月的學,就被辱罵為“愚鈍糊塗”的“低能兒”,退學了。他眼淚汪汪地回到家裡,要媽媽教他讀書,並下決心長大了要做一番事業。他不斷地做實驗,終於成了世界發明大王,他一生髮明瞭一千多件東西。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篇2:

  孔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後,人們尊稱他為萬事之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經常受到族人的歧視.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造紙術,也沒有印刷術,流傳的著作全靠傳抄,自己想要保留別人的著作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簡按順序儲存好,那就當時的書.《易經》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經常翻閱,由於翻閱次數太多,十分結實的牛皮繩都斷了好幾次,孔子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中成為名人的.

  篇3:

  著名化學家格林尼亞教授,曾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時代,由於家境優裕,加上父母的溺愛,使得他沒有理想,沒有志氣,整天遊蕩。可是好景不長,幾年後他家徹底破產,一貧如洗,昔日的朋友都離他而去,甚至連女友也當眾羞辱他。從此,他醒悟了,開始發憤讀書,立志追回被浪費的時間。九年以後,他研製出格氏試劑,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篇4:

  著名醫學家李時珍,三次考試落榜後,下決心從醫,一生精心研究,走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經過二十七年的精心勞動,參考了800多種醫書,寫下了醫學鉅著《本草綱目》。

  篇5:

  在美國西部當年興起“淘金熱”時,一個貧窮的農夫亞默爾也來到了那片瘋狂的土地。荒山野嶺,氣候燥熱,飲用水奇缺,本是衝著淘金去的亞默爾,眼前突然一亮,立即放棄淘金而開始四處奔走尋找水源,然後引水入池,過濾澄清,分袋出售。沒幾年,亞默爾便成了腰纏萬貫的大富翁。

  篇6:

  代替電子管的新元件是電晶體,製造電晶體的原料是鍺。全世界都在研究如何才能把鍺提煉得更純。日本新力公司的江崎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孜孜不倦地探索。黑田十分小心地操作,但總不可避免地混進一些雜質。她提心吊膽地一次次測量其引數,卻發現每次都顯示出不同的資料。於是,她想:既然絕對提純不可能達到,倒不如干脆採取相反的做法,故意一點點地添入少量雜質,看一看能提煉出什麼樣的晶體。這雖是違反常規近似荒唐的念頭,江崎博士知道後卻拍案叫絕。照此方法,他們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結果,當他們把鍺的純度故意降到一半時,一種極為優異的半導體晶體誕生了,為此,江崎榮獲了諾貝爾獎。

  篇7:

  談遷1594—1658 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明亡後改名遷,字孺木,號觀若。馬橋人。明諸生。他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維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很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後回家隱居。談遷博覽群書,善諸子百家,精研歷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編撰翔實可信的明文,從明天啟元年1621開始,歷時20餘年,前後“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完成一部編年體明文,共500萬字,取名《國榷》。清順治四年1647,《國榷》手稿被竊。他時已53歲,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矢志不撓,終於完成新稿。

  篇8:

  電影舞星佛萊德·艾斯泰爾1993年到米高梅電影公司試鏡後,在場導演給他的紙上評語是:“毫無演技,前額微禿,略懂跳舞。”後來,艾斯泰爾把這張紙裱起來,掛在比利山莊的豪宅中。

  篇9:

  明朝宰相張居正,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十二歲即參加荊州府的應試,並以立地交卷、文采橫溢的文章博得試官的一致喝彩,從此被譽為神童。十三歲赴武昌鄉試,湖北按察會事陳束他的試卷,拍案叫絕。是時,正值湖廣巡撫顧玉麟來武漢巡遊,陳束興沖沖地把張居正的試卷給顧看。顧看後,也稱讚張是個人才。陳束以為錄取張居正當無問題。不料,顧卻說:“最好讓張居正落第。”陳束迷惑不解,顧解釋說:“居正年少好學,吾觀其文采志向,是個將相之才,如過早讓他發達,易叫他自滿,斷送了他的上進心。如果讓他落第,雖則遲了三年,但能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發奮圖強。”由此,我們不能不佩服顧玉麟的遠見卓識。其實,一個人在逆境中才能真正品味出成就一件事的艱辛,得到磨練。後來,張居正成為中興明朝一代傑出的政治家,他在險惡的環境中堅持革新政治,有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堅韌精神,這不能不說與他少年“落第”的挫折有關。

  篇10:

  50多年前,一箇中國青年隨著“闖南洋”的大軍來到馬來西亞,當他站在這片土地上時,兜裡只剩下五元錢。

  50年後,他成為馬來西亞的一位億萬富翁。他就是馬來西亞巨亨謝英福。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也熟知他。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營鋼鐵廠經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找到他,請他擔任公司總裁,並設法挽救該廠。他爽快地答應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鋼鐵廠積重難返。謝英福卻坦然面對媒體,他說:“當年來到馬來西亞時,我口袋裡只有5元錢,這個國家令我成功,現在是我報效國家的時候。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於損失了5元錢。”

  年近六旬的他從豪華的別墅裡搬出來,來到鋼鐵廠,在一個簡陋的宿舍辦公,他象徵性的工資是馬來西亞幣1元。3年過去了,企業扭虧為盈,贏利達1.3億港元,而他也成為東南亞鋼鐵巨頭。他又成功了,贏得讓人心服口服。

  謝英福面對成功,他笑著說:“我只是揀回了我的五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