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的勵志的故事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成功就是變不可能為可能

  作者:方益鬆

  在德國慕尼黑的伊薩爾河流域,是一大片一望無垠的棉花種植區。這裡的棉花產量幾乎佔據了全德國產量的大半以上,因此,相關棉花的產業在當地極其興盛發達。尤其是棉被的製作,幾乎成為了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像眾多的私營業主一樣,奧斯頓在當地也經營著一間小小的棉被加工廠。但由於棉花製品成型後非常蓬鬆和耗費空間,所以運輸和儲存也就成了最困擾他的頭等問題:偌大一個倉庫只能堆放幾百床棉被,一節車皮也只能運送幾千床棉被,而且,由於運輸成本的不斷增加,他幾乎越來越無利可圖了。一天,奧斯頓突然靈機一動,要是能把棉被壓縮到最小的狀態,這樣,不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節約和利用空間了嗎?

  說到做到,他馬上開始著手解決棉被的儲存和運輸問題。首先,他嘗試重壓法,就是在棉被堆放過程中,隔著幾床棉被就放上鐵板或石塊重壓。然而,這種方法只適合倉庫的物品擺放,而一旦運輸,其重量往往超過棉被的數十倍。後來,他再嘗試把棉被用繩索交叉捆綁,可效果還是不明顯,凡是繩索沒有捆到的地方,照樣還是蓬鬆。而且捆紮後的棉被,那幾道深深的捆紮痕跡,也極其影響其美觀和使用效果。

  一個週末,奧斯頓去參加當地一家新開企業的慶典,大門口人山人海,彩旗飄飄。為了烘托氣氛,該企業還特地從慕尼黑租借了一個巨大的充氣拱門,這種拱門在當地可是新鮮事物,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吉時一過,工人開始放出拱門裡的氣體,諾大的一個拱門,一瞬間居然被工人熟練地摺疊起來,裝到一個不大的揹包裡。這時,奧斯頓突然來了靈感:自己何不想辦法抽掉棉被裡多餘的空氣?這樣,或許也可以把又鬆又軟的棉被裝進一個小小的袋子裡呢?

  於是,他嘗試將棉被裝進一種加厚的透明包裝袋內,封口後,將被子重壓,然後抽去裡面的空氣,形成真空。果然,經過這種真空袋的重新包裝,最有效的節約了空間,也極大地方便了棉被的存放和運輸。他的這種可以抽取空氣的包裝袋一經推出,很快就獲得了當地棉農們的青睞,大家紛紛提前付款要求大量預定,包裝袋很快供不應求。可以說,真空袋為他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通過研究,他還發現,將包裝袋中空氣全部抽出,在完全缺氧的狀態下,細菌幾乎無法生存。從理論上來說,這種真空袋應該還同時具有保鮮、防潮、防黴、防蟲、防腐蝕、防汙染等多種功效。所以,它的功能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貨物的儲存和運輸,更能有效地延長產品保質期、保鮮期。他憑著敏銳的眼光看到了商機。後來,他及時變賣掉棉田,開始全面研製真空包裝機。

  1961年,奧斯頓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臺真空包裝機,由於其在食品、運輸等各個領域的突出貢獻,該產品一經面世,就很快被各行各業所接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的真空產品已覆蓋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家企業就是聞名世界的德國莫迪維克真空包裝機生產廠。

  很多時候,墨守成規,你就永遠不能有所創新,只有跳出思維的束縛和羈絆,在沒有需求的的地方創造需求,並且,把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這才是成功之真正所在。

  :成功無須早規劃

  作者:吉姆·科克

  年少時,父親一再告誡我絕不要做一名釀酒師。因為我的祖父、曾祖父都在當地的酒廠以此為生,微薄的薪水只能勉強度日。他不想讓我靠近啤酒桶半步。按照父親的意願,我刻苦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1971年,我成為該校研究生,同時研修法律和商務兩個專業。

  讀研的第二年,我突然有所領悟。除了學習之外,我根本沒有做過任何事情。一種壓力迫使我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未來漸漸向我逼近,比我預期的早了很多。

  所以24歲那年,我選擇了輟學。父母不能理解我的做法。但是我強烈地感受到,一個人不能等到65歲才追求自己的夢想,現在就必須開始奮鬥。

  我收拾好行囊搭上開往科羅拉多州的大篷車。在那裡,我成了一名野外拓展訓練教練。這份工作很適合我。由於需要大量登山攀巖的鍛鍊,從西雅圖郊外的峭壁到墨西哥的火山,到處都留下了我的足跡。

  我從不後悔花時間“發現自我”。一個人如果能從生命中抽出一些時間考慮要走的路,那麼他的生活必將別有滋味。否則,我們只能被別人的意見左右。

  做了3年半的教練後,我重返哈佛完成自己的學業。畢業後,我在波士頓諮詢公司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雖然這是一家頗有名氣的智囊機構,但是工作了5年後,我感到困惑不已。難道這就是陪伴我到50歲的工作嗎?

  我記得不久前,父親在打掃閣樓時偶然發現幾張發黃的紙片,上面寫著幾種古老的啤酒配方。他說:“現在的啤酒基本都是水,只是表面有點泡沫。”

  我同意父親的觀點。不喜歡喝本國啤酒的美國人,卻花大價錢買了劣質的外國啤酒。為什麼美國人不能釀製自己的上等啤酒呢?

  我決定辭去工作做一名釀酒師。當我把這個訊息告訴父親時,我希望他能為傳統啤酒的復甦高興得熱淚盈眶。但是,父親卻說:“這是我聽到的最愚蠢的決定。”

  最後,拗不過我的父親只好全力支援我:當我開辦波士頓啤酒公司時,他出資4萬美元資助我。加上自己的積蓄和朋友的幫助,我終於成了一名啤酒釀造商。那種感覺就像攀巖一樣,自由、興奮,又緊張。

  然而啤酒剛剛釀出,我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怎樣投放市場呢?

  批發商們紛紛表示:“你的啤酒太貴,也沒什麼名氣。”於是我考慮創造一個新品種:手工釀製的美國啤酒。為了取一個醒目又高雅的名字,我苦思冥想。最終,我採用了曾策劃“波士頓傾茶事件”的釀酒商與愛國者的名字:塞繆爾·亞當斯。

  我意識到,為了讓品牌家喻戶曉,唯一的辦法就是現場銷售。我換上名牌服裝,公文包裡塞滿啤酒和冰袋,穿梭於各個酒吧。

  多數酒吧員工都以為我是稅務局的人員。但是隻要我開啟公文包,他們立馬來了興趣。我一邊訴說著自己的故事,一邊請他們品嚐。當聽到那句“你的故事好聽,啤酒更好喝”的評價時,我心潮澎湃,無比欣慰。

  六個星期後,在全美的啤酒節上,塞繆爾·亞當斯啤酒一舉獲得了最高獎。剩下的事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歷史了。我從來沒有預料自己會走上這條道路,但是我真的成了一名釀酒師。

  我給年輕人的建議很簡單:人生漫長,不要匆忙地決定,生活不會把一切都計劃好。

  :一個骨子裡牛逼閃閃的人

  作者: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我有很多本子,各式各樣的。萌系的,犀利的,簡約的等等。我有一個抽屜專門來存放這些能用來寫字的本子。這些本子每個都很漂亮,以至於我一直不知道該寫點什麼,才配得上這樣別緻的本子。每當我決定在某一個本子上寫點什麼的時候,總會暗下決心,比如這個本子要寫日記,那個本子要抄一些美好的辭藻,但是翻開每個本子,會發現前幾頁寫得很認真,到不了第五頁就再也沒有字了,一個好好的本子,說用不用的樣子,放在一邊,閒置了起來。

  楊助理大人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舅舅早年做生意的時候,每天讀報紙,把好段子抄下來。現在五十多歲了,依然用這個古老的方法。現在他經常記在手機裡,然後回去倒在電腦上,再用筆寫下來。我們也應該每週讀一些有益的報紙,把好的內容抄下來。我舅舅都能做到,我們從現在開始就這樣做,十年之後,我都不敢想我們得牛逼成什麼樣!”

  牛逼的樣子還未憧憬,我只買了兩份報紙,一份兒上了放了魚刺,這事兒就算涅槃了!

  前幾天和做影視營銷的A君看電影,我沒心沒肺地看完電影在餐廳大吃大喝起來,A君端著電腦詳細地記錄剛才電影裡的各種品牌是如何植入的,哪個自然,哪個生硬。A君把這些資訊記錄在一個表格裡,這個表格已經被填入了很多電影贊助的資訊。顯然,他在積累這些東西。我當然不會傻到當著他的面表示膜拜,那是一種相形見絀般的自殘行為。但是我還是會默默地把這個小細節藏在心裡,希望如果A君有幸看到這一段不要太過心花怒放花枝亂顫!

  我翻開那一堆的本子,幾乎每個本子上都寫了一點英文的內容。於是我想起畢業那年HR跟我說英文不好,於是我就開始“發糞塗牆”。每次都是風聲大雨點小,每次都覺得我的英文還寫得了PPT看得了英文郵件便沾沾自喜般地開始晚上看八卦、早晨睡懶覺的日子。只有在每年一度的英文Present那個月初才會慌張地製作一個英文提高計劃,至少要提高一下口語,在大會上流利地Present才好。每年一月,每月一廢,之後便偃旗息鼓!如今,我的英文依然處於PPT和郵件勉強湊合用的地步。天知道三年前如果“發糞塗牆”得比較徹底一些,現在會如何傲然於人之上。

  我們存在的這個社會開始飛速地急功近利起來,我們的內心也是如此。這個社會凡事要結果,不願等待,於是我們也不願意等自己,而喜歡讓自己被裹挾著奔跑。至於下一站在哪裡,自己是否過得舒服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無論在哪裡,能躲就躲,能騙就騙,能裝就裝,能忽悠就忽悠,並竊以為自己過得舒坦,賺得又多,這樣的人通常會被眾人羨慕又眼饞。我們的目光開始變得短淺又有限,懶惰又無良,早就忘記了“路遙知馬力”的含義。

  我曾經寫過一段話:每個人進入社會的前三年,要使勁使勁使勁地努力。因為前三年中,每個人都拼命地想要脫離苦逼歲月,於是這三年便是一個社會人最不計較得失,最熱愛學習,最希望社交,最容易被影響被教育被打動的三年。這三年一過,每個人都會多少看透一點社會的真實樣子,比如僥倖的,悲苦的,沒有希望的,遍地黃金的。從那一刻開始,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變得急功近利起來,變得不靠近自己的內心而被金錢與名利驅使。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職場的抱怨,家庭的怨念,體制的不公,社會的不完善都能慢慢攪亂我們的心境。有人嚷著要移民,有人嚷著要抗議!除了攪亂了自己,又還能影響了誰?

  我又想起了在影視營銷圈子裡很牛哄哄的A君,我瞭解他過往的努力,也見過他在職場的廝殺,我根本沒法羨慕嫉妒恨他,我下不到那樣的功夫,就不要想多得到一些什麼。這個世界,大體的公平還是有的。

  想要太多,所以靜不下來,覺得全世界都不公平,好想生活在耶穌的世界裡。寫到這裡,我想起一段不著調的批評女生找物件要求不現實的話:

  “想要男朋友……有錢,還要帥,還要對你好,最好還父母雙亡,你以為你嫦娥啊……?”

  相反,我又想起了反面的一句話,改吧改吧可以是下面的樣子:

  一個骨子裡牛逼閃閃的人,不管在如何嘈雜的環境與險惡人流裡,都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奔奔放放,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