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黃河即事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薩都剌

晨發大河上,曙色滿船頭。依依樹林出,慘慘煙霧收。

村墟雜雞犬,門巷出羊牛。炊煙繞茅屋,秋稻上隴丘。

嘗新未及試,官租急徵收。兩河水平堤,夜有盜賊憂。

長安裡中兒,生長不識愁。朝馳五花馬,暮脫千金裘。

鬥雞五坊市,酣歌醉高樓。繡被夜中酒,玉人坐更籌。

豈知農家子,力穡望有秋。短褐常不完,糲食常不周。

醜婦有子女,鳴機事耕疇。上以充國稅,下以祀鬆楸。

去年築河防,驅夫如驅囚。人家廢耕織,嗷嗷齊東州。

飢餓半欲死,驅之長河流。河源天上來,趨下性所由。

古人有善備,鄙夫無良謀。我歌兩河曲,庶達公與侯。

悽風振枯槁,短髮涼颼颼。

詩人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遊山玩水、歸隱賦閒、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