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聽·舞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白樸

鳳髻蟠空,嫋娜腰肢溫更柔。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

舞蹈

譯文

譯文
鳳凰形髮髻盤成空花,嫋娜腰肢溫潤輕柔。轉移變換蓮步,像漢宮趙飛燕那般美豔風流。黿鼓疾響演奏《梁州》舞曲,隨舞曲翻飛繡著鷓鴣的春羅衣袖。送上錦緞纏頭,情郎哥錯認成風前的春柳。

註釋
飛燕:用西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典故.
鼉(tuó)鼓:用鼉皮蒙的鼓。鼉,即揚子鱷。梁州:指《梁州》大麴。
劉郎:一般採用劉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61頁

2、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74-175頁

3、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341、2418頁

鑑賞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描寫人體造型的藝術魅力。全曲緊扣著舞姿來寫。“鳳髻蟠空,嫋娜腰肢溫更柔”,從髮式和體形兩者點染舞者的精緻裝飾和天生麗質。“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描寫舞者的具體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徵,用輕衫飄舞、蓮步輕移、羅袖翻飛的動態形象,和漢宮趙飛燕“舊風流”的恰當聯想,以及突出鼉鼓頻催、《梁州》大麴伴唱的舞樂特點,簡練、準確而又生動地描繪了舞姿的優美和場面氣氛的熱烈。“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用作為觀眾代表的“劉郎”眼光,用他“錯認風前柳”的幻覺形象,渲染、強調了舞者留給觀眾的難忘印象。

  這首小令寫法極其誇張,強調了舞蹈藝術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見如聞之感,其用語之典雅、清麗也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74-175頁

詩人白樸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