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融閣原文賞析

朝代南北朝 詩人鄒浩

前身善財後老平,善知識處靡不到。十信生行迴向地,等覺妙覺諸法門。

一法門中義一句,須彌聚筆海量墨。亙未來際力書寫,未來可盡寫不盡。

何況六位一切法,一一算諭莫能及。老平於此不思議,第三手把龜手筆。

一剎那間能事竟,一一微塵出經卷。三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

龍樹傳持所未會,悉在而今輪字裡。字字無增亦無減,四十二字誰舉偈。

大寶蓮花忽開敷,帝網重重清淨土。十方三世佛菩薩,一時會集作證明。

彌勒辨說巧稱揚,文殊師利欣按頂。日用縱橫日日新,此身普賢身內現。

若人慾識老平身,即是毗盧無盡藏。

詩人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裡後於周線巷住處闢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範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諡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