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區用孺太史招飲慈仁寺蟠松下同賦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張萱

赤日行高天,炎威一何赫。嗟彼執熱人,爭言手可炙。

良朋有嘉招,坐我松下石。解帶當微風,高枝掛巾幘。

芳醴洽四坐,如灌甘露液。珍瓷啜新茗,泠然生兩腋。

瓜果次第陳,僧供飯香積。高言唱妙理,爾汝雜諧劇。

此樂未曾有,一日當十日。獨嗟千歲鬆,十霄常百尺。

茲鬆乃偃蹇,宛若隰中䕵。離披紛攫拿,枝撐轉欹側。

汝材既不惡,汝影胡不直。豈效戚施輩,俛仰長局蹐。

我詞未及終,瑟瑟對以臆。結根非培塿,幸借淨土力。

既無牛羊患,亦免斧斤戚。我欲高亭亭,神惡恐見逼。

四面多罡風,翹材數摧折。即充明堂用,匠石不察識。

舉世好佝僂,抗直亦何益。屈身遵時晦,且復傍階墄。

歲寒自堅貞,可屈不可易。撫物興長謠,一唱三嘆息。

始知全天年,伸屈各有適。吾黨多直躬,茲語共記憶。

詩人張萱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