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項王廟壁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

詠史懷古 寫人

譯文

① “三章”句: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進入秦川后,“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沛:水多,此為沐浴的意思。秦川:指陝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地帶。
②“入關”句:指項羽火燒阿房宮。
③“玉玦”句:《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鴻門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項羽起伏兵殺掉劉邦以除後患,但“項王默然不應”。
④“鼎上”句: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擔心長期對峙下去對他不利,於是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劉邦不投降就殺了他父親燉成肉羹吃,劉邦聽說後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⑤“垓下”句:指霸王別姬。
⑥定陶美人:劉邦的寵姬戚夫人是山東定陶人,故稱。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王象春
      王象春(1578~1632)明末詩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號虞求,別號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東淄博市桓臺縣新城鎮)人,清初文學家王士禎從祖。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終因剛直而免官歸田。象春才氣奔軼,詩宗前後七子,詩文結集為《齊音》(亦題《濟南百詠》)、《問山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