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蜀二主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郭之奇

當年屠販五都雄,幸依閹子近宸楓。負璽從行當斷棧,控馬馳煙出焰中。

爾能舒膝為君枕,易塊涓人詎許同。爪牙誰棄資毛翮,翻憂延虎入蠶叢。

利州已刺溪酋合,髡髮長驅沃野空。請帥於朝真獨見,因人之味豈難攻。

閫外專誅無假父,馬前泣跪去韋公。罪人斯得軍威振,大勢方操眾醜窮。

七條已布招安寨,三峽旋開劍閣通。梓邛次第歸圓幅,秦隴蒼茫罷遠埄。

承製初分玉壘墨,畫樓時映錦江紅。稱臣莫便因朝改,為惡何甘與賊同。

故事粗依前代舉,典章猶是有唐風。全節雖然慚克用,偏安或使扼全忠。

可憐嗣子徒酣夢,綿竹須臾似轉蓬。連營涕泣人何在,空教乳臭獨當戎。

詩人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諡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