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鬆怪石歌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薛瑄

山東憲署兩絕奇,古鬆怪石相蔽虧。耳畔或聞海濤作,眼中不見雲根移。

皮皴鱗蹙澀寒雨,霜雕雪刻莓苔聚。方驚白日起潛蛟,更訝幽陰踞虓虎。

因憐二物爭豪雄,壯顏毅色孰與同。閱世不今亦不古,回頭幾覺凡物空。

岱宗千尺雲昆崙,一勺水安得良工。為我寫此松石圖,坐攜造化入袖裡。

詩人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溫,號敬軒。河津(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裡望鄉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河東學派的創始人,世稱“薛河東”。薛瑄繼曹端之後,在北方開創了“河東之學”,門徒遍及山西、河南、關隴一帶,蔚為大宗。其學傳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呂大鈞兄弟為主的“關中之學”,其勢“幾與陽明中分其感”。清人視薛學為朱學傳宗,稱之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高攀龍認為,有明一代,學脈有二:一是南方的陽明之學,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學。。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