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春夜闌原文賞析

朝代五代 詩人毛文錫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暉,樑間雙燕飛。

夜晚 相思 孤寂 愁緒

譯文

譯文
春的深夜靜靜的,春的思愁綿綿不絕,花叢外杜鵑鳥的聲聲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殘月。相思的人不見蹤影,相思的夢也難成,我那孤獨的心,如紅紗罩裡的一點殘燈。
最恨的是這時分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階下的丁香花繁葉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結。夜霧漸漸地飄散,朝霞在天邊燦爛,樑間呢喃著親親的細語,飛來了一雙春天的燕。

註釋
春夜闌:春夜將盡。闌,盡。
春恨:春日的思愁。切:急切,這裡有綿綿不覺之意。
子規:杜鵑鳥,又稱布穀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悽切。
難憑:無所依託。
芳節:百花盛開時節,猶言春天時節。
丁香千結:此處謂固結不開,猶人之愁固結不解。千,一作“半”。
宵霧:夜霧。
暉:光輝燦爛,一作“輝”。

參考資料:

1、錢國蓮 等.花間詞全集: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104-105 2、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318-319 3、陳如江.花間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19-120 4、惠淇源.婉約詞: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69

詩人毛文錫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