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原文賞析

朝代五代 詩人毛文錫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水茫茫。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颭碎,白蘋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朱弦悽切,雲散碧天長。

傳說 故事

譯文

譯文
斜陽落日送走最後一聲蟬鳴,瀟湘江面高懸起銀色的明月,黃陵廟邊的江水捲起陣陣濤聲。楚山的紅樹籠罩在茫茫煙雨裡,煙雨隔斷了高唐臺下的迷夢。
江水搖碎岸邊漁船的燈影,遠處白蘋飄散著濃濃的香風。濤聲彷彿湘妃在彈奏悽清的怨曲,那硃紅的瑟弦悽切的悲鳴,久久地迥蕩在藍天白雲中。

註釋
銀蟾:月亮。瀟湘:瀟水和湘水合稱,均在湖南境內。
黃陵廟:即湘妃祠,舊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通典》:“湘陰具有地名黃陵,即虞舜二妃所葬。”
高唐:楚國臺觀名。宋玉《高唐賦》李善注:“《漢書》注曰:雲夢中高唐之臺,此賦蓋假設其事,風諫淫惑也。”
風颭碎:指風吹漁燈,燈光或明或暗,點點碎碎。颭(zhǎn),風吹顫動。
白蘋:水中浮草。
靈娥:即湘靈。《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湘靈即湘妃。韻清商:音調哀怨,是清商怨曲。《詞譜》:“古樂府有清商曲辭,其音多哀怨,故取以為名。”
朱弦:瑟弦的美稱。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全唐詩(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2 . 2、房開江 崔黎民 .花間集全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0 :351-352 . 3、陳如江 .花間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125-126 . 4、錢國蓮 等 .花間詞全集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2 :115 .

詩人毛文錫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