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來·春宴原文賞析

朝代金朝 詩人元好問

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東風和氣滿樓臺,桃杏拆,宜唱喜春來。

春天 寫景 習俗 心情 喜悅

譯文

譯文
梅花雖殘了,它那潔白的花瓣上香氣。柳樹抽芽了,梢頭一片嫩黃色,柳葉兒還沒長出來。春風和煦,吹滿樓臺。桃杏的花苞兒剛剛裂開,這種情景正該高唱《喜春來》。

註釋
①玉靨:似玉的臉頰,此處指梅花瓣。靨,(yè)面頰上的酒窩。
②柳破金梢眼未開:破,指嫩芽剛出。金梢,嫩黃色的樹梢。眼未開,指柳葉尚未長出,如睡眼沒有睜開一樣。
③桃杏拆:拆,拆裂。指桃杏的花苞剛剛裂開。拆,原作折,誤。

參考資料:

詩人元好問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