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泉齋為嘉靜吳員外乃弟賦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金幼孜

昔有吳刺史,飲泉著清聲。廉貪勵高節,千載揚芳馨。

聞孫家淦曲,結屋依巖扃。青山列戶牖,嘉木羅前楹。

流泉出砌下,一碧湛泓渟。齋居誦遺訓,仰止思繼承。

白雲蔭芳潤,皓月涵虛明。永日愜幽賞,頫仰挹清泠。

一酌祛煩慮,再酌怡神形。三酌沁肌骨,頓使心目清。

匪茲樂澹泊,實以固幽貞。嗟彼寰中人,胡乃獨營營。

沉酣嗜麴櫱,夜旦了不醒。視此酌泉者,寧不畏惕驚。

蹇予慕脩潔,清華邇蓬瀛。幸茲遠氛濁,漱滌瓊瑤英。

凜焉對冰雪,朝夕懷兢兢。誓圖堅晚節,補報竭忠誠。

因斯發佳詠,聊以寄高情。

詩人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號退庵。新淦縣(今新干縣)人。建文二年(1400)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檢討。與吉水學士解縉同值文淵閣,升侍講,為太子講學。幼孜講授《春秋》,進呈《春秋要旨》三卷。永樂五年(1407),遷右諭德兼侍講,永樂十二年(1414)與胡廣、楊榮等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遷翰林學士。洪熙元年(1425)進禮部尚書兼大學士,依舊擔任翰林學士。明宣宗時,修兩朝實錄。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贈少保,諡文靖。著有《北征錄》及《後北征錄》,後人集其遺文輯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