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子歌為尚寶司丞張信賦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金幼孜

我聞山東張孝子,早歲銜哀報嚴父。昊天罔極恩莫酬,教育維持賴慈母。

母年未艾孝彌敦,奉盈執玉心所存。雞鳴問寢候堂前,婉容愉色如春溫。

綵衣娛侍供調膳,從容食飲頻相勸。每懷鶴髮未成霜,筋力愈強身愈健。

三春慈竹陰滿堂,萱草含綠凌冰霜。板輿緩挽向東風,穿竹看花清晝長。

花前酌酒仍高歌,壽觴迭進慈顏和。子孫滿前母更壽,此樂人間真不多。

朅來孝親名譽起,奉檄作官親更喜。紫誥回鸞下五雲,詔書褒錫光閭里。

九重親切掌帝符,日趍瑣闥鳴佩琚。況聞伯兄更脫略,十年執戟儕金吾。

近者受命殄賊曹,南征萬里清海濤。弟兄忠孝有如此,一心只欲愉勤勞。

古來事君違所親,事親寧復能忠君。子今際遇事明主,得祿奉親逾古人。

嗟哉孝子不易得,勖子終養崇明德。何時升堂為母壽,更作長歌寫胸臆。

詩人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號退庵。新淦縣(今新干縣)人。建文二年(1400)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檢討。與吉水學士解縉同值文淵閣,升侍講,為太子講學。幼孜講授《春秋》,進呈《春秋要旨》三卷。永樂五年(1407),遷右諭德兼侍講,永樂十二年(1414)與胡廣、楊榮等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遷翰林學士。洪熙元年(1425)進禮部尚書兼大學士,依舊擔任翰林學士。明宣宗時,修兩朝實錄。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贈少保,諡文靖。著有《北征錄》及《後北征錄》,後人集其遺文輯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