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夷齊廟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顧炎武

言登孤竹山,愾焉思古聖。荒祠寄山椒,過者生恭敬。

百里亦足君,未肯滑吾性。遜國全天倫,遠行闢虐政。

甘餓首陽岑,不忍臣二姓。可為百世師,風操一何勁。

悲哉尼父窮,每歷邦君聘。楚狂歌鳳衰,荷蕢譏擊磬。

自非為斯人,棲棲無乃佞。我亦客諸侯,猶須善辭命。

終懷耿介心,不踐脂韋徑。庶幾保平生,可以垂神聽。

詩人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