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顧推官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顧炎武

推官吾父行,世遠亡譜系。及乎上郡還,始結同盟契。

崎嶇鞭弭間,周旋僅一歲。痛自京師淪,王綱亦陵替。

人懷分土心,欲論縱橫勢。與君共三人,獨奉南陽帝。

談笑東胡空,一掃天日翳。君才本恢巨集,闊略人事細。

一疏入人手,幾墮猾胡睨。乃有漢將隙,因掉三寸說。

主帥非其人,大事復不濟。君來就茅屋,問我駕所稅。

幸有江上舟,請鼓鈴下枻。別去近一旬,君行尚留滯。

二子各英姿,文才比蘭桂。身危更藏亡,並命一朝斃。

巢卵理必連,事乃在眉眥。一身更前卻,欲聽華亭唳。

我時亦出亡,聞此輒投袂。扁舟來勸君,行矣不再計。

驚弦鳥不飛,困綱魚難逝。旦日追吏來,君遂見囚繫。

檻車赴白門,忠孝辭色厲。竟作戎首論,卒踐捐生誓。

倉皇石頭骨,未從九原瘞。父子兄弟間,五人死相繼。

嗚呼三吳中,巍然一門第。尚有五歲孫,伏匿蒼山際。

門人莫將燮,行客揮哀涕。群情佇收京,恩恤延後世。

歸喪琅邪冢,詔策中牢祭。後死愧子源,徘徊哭江裔。

他日修史書,猶能著凡例。

詩人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