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後逢張孝廉醇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高啟

前年遠別君父子,遭亂相傳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為識人中語音似。
君言從親渡海濤,欲避兵禍辭官曹。
間關僅得返鄉里,脫命羅罔真秋毫。
問我胡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圍內。
艱難兩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憐我輩。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飲豈得愁無錢。
城中故舊散欲盡,君來使我忘憂悁。
還思當年事未改,車馬紅塵浩如海。
等閒列第化秦灰,試問主人誰覆在。
請君看此應感籲,世間富貴皆空虛。
客遊且莫更彈鋏,讀書歸臥先人廬。

詩人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