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六日觀靈谷寺塔影奉和御製詩二首 其二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樑潛

誰能解此妙圓覺,彈指可以超無學。滄江俄頃息暴流,水底摩泥光灼爍。

旋來超至一事無,緣生起滅空華如。若淪貪著出遂禊,焉知自性同交蘆。

執持真妄不開演,渾似風煙相展轉。自在那知獸踏沙,綢繆甘作蠶成繭。

尋常安得竟生身,四法修行兩便因。往來迅速無石壁,知慧善巧成陶輪。

眼中何人最勝子,究竟真如微妙理。惟恐浮漚尼海觀,空見雲騰烏飛起。

憶昔鹿苑道初成,大興慈誓悟群生。萬法無言寧可說,十方有耳皆聞聲。

靈山一去幾經劫,多少無明成惑業。聖凡由此分兩途,終始應知纏五疊。

世人何幸見如來,祗園春暖曇花開。微心已入虛空藏,揮手直上光明臺。

如來前身釋迦佛,說法曾住耆闍崛。西涉恆河度渺茫,東踰蔥嶺凌超歘。

三十二相具莊嚴,一念清澄眾善兼。五色金光晃千日,九秋玉鑑懸孤蟾。

每向招提演空法,四百歡聞聲颯霅。不論燥溼與蠕蠢,拔及升沉並鱗甲。

浮屠倒影光陸離,巍峨樓殿相參差。多因攝受妙景出,巧奪造化神工為。

溫溫彧彧窗間度,絢彩非煙亦非霧。畫師縮手不敢圖,墨客操觚豈能賦。

春風淡蕩春日妍,人間一界無諸天。生靈永樂普超濟,翼我皇家萬萬年。

詩人樑潛
    (1366—1418)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洪武末舉人。以才薦,知四會縣。後歷陽江,陽春諸縣,皆以廉能稱。永樂元年召與修《太祖實錄》。書成,擢修撰。又代鄭賜為《永樂大典》總裁。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監國,留輔太子。尋有人誣太子擅宥罪人,牽連及潛。下獄被殺。有《泊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