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和中赴召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河洲發仙舸,明日過鐔津。雲是金臺客,西遊謁紫晨。

乳酒白玉壺,送行多親賓。酣歌供帳下,策馬長江濱。

越水碧到海,楚山青入閩。揮手謝餘去,遙遙動車塵。

三月金陵道,千花白門春。皇居九天上,簪紱羅群臣。

飄颻雙鳳侶,追隨五龍賓。日夕飯琅玕,毋為凡鳥嗔。

茲行必特達,飛書報鄉人。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