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廷禮為陳拙脩繪滄洲隱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我昔放仙鳥,夢遊東海濱。行歌小山桂,遂偶滄洲人。

結交龍門子,招邀浮丘生。都無簪冕系,而有山水情。

浮丘逐銅輦,龍門登玉堂。皤然滄洲隱,與我唫滄浪。

有時獵群書,宛在竹深處。境靜不遑眠,中宵啟前戶。

龍門惜暌離,故寫無聲詩。別後見雲樹,相思但悽其。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