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橫圖為姜養恬書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梗樹重林隔花遠,仙源一道緣溪回。太常峰頂千秋雪,石門洞中萬古苔。

石門隱映靈湫窟,積水澄波洞毫髮。龍鳴午夜發天聲,僧定空山見秋月。

美人家住石門東,散帙垂帷杳靄中。千嶂雲來窗戶白,半巖雨過野泉紅。

美人自是儒林秀,叔父風流今白首。醉來莫賭山陰棋,興在寧陪竹林酒。

門前水磑霜花米,席上春盤膾鮮鯉。何意匡廬四五峰,飛落君家畫屏裡。

君今見畫思隱淪,謂我年來得句新。誰知紙上千章富,不換倉中五斗陳。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