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陳果之阜陽亭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阜陽山水多佳致,亭子幽幽翠微裡。雁池梓澤不須論,綠野平泉只如此。

平泉綠野多喬木,未勝君家阜陽曲。書幌遙臨雪海青,飲缸倒浸南山綠。

石門沙嶺竹邊房,同谷方池映橘霜。霜煎夕照鬆聲遠,雲際飛泉月影涼。

耕童牧叟閒來去,草衣筍笠還朝暮。主人尚擬鹿門居,坐客都迷輞川野。

羨君三十著儒衣,瀟灑亭中獨下帷。殷勤且畢青雲事,他日還應畫繡歸。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