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九博士秩滿之天官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我聞昔時伸蒙子,乃在籌峰白雲裡。一朝高議動金門,千載香名照青史。

君是伸蒙幾葉孫,世澤流傳今尚存。寧將詞賦客樑苑,肯隨劍裡趨平原。

重林書舍何瀟灑,花嶼南頭董峰下。巷曲能回長者車,門前每系青驄馬。

未年三十教黌宮,官舍瀟然多好容。坐上談經若流水,眾中答問如撞鐘。

今年官滿朝京國,殘葉秋風逗行客。浙水寒山鳥外青,吳門曙月煙中白。

九月秣陵鴻雁飛,霜花撲人初著衣。日晚行過石渠署,天明入覲黃金扉。

蓬萊參差五雲遍,鍾阜蒼蒼壓淮甸。鳳闕韶音嫋嫋聞,龍池柳色深深見。

此去應懷明主恩,石田茅舍不須言。男兒亦在功名早,何必棲棲戀故園。

城隅別酒同傾寫,愧我蕭條孟諸野。相送寒江萬古心,他年來問山中者。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