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鄭伯固冷齋卷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肉食厭藜藿,貂衣哂逢掖。朝醉邯鄲春,莫宿平原宅。

香街白馬動行軒,羨君讀書長閉門。華堂綺席仍擊鐘,羨君一瓢常屢空。

石崇舍下金如土,田鼢門前客無數。君將富貴等浮雲,卻向人間獨辛苦。

高齋卷幔對青山,曲幾殘尊野菜盤。簾前水鳥將心遠,燈下鬆霜落夢寒。

幾年在泮閒搔首,祿米何曾足沽酒。弟子頻分出首符,故人已結朝天綬。

他時青紫系黃金,莫負悠悠冰雪心。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