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新寧陳五處士大初應召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祖道百壺酒,千人歌送君。玉壺擊寶劍,壯氣橫孤雲。

玉壺擊斷歌聲作,遠海春潮為君落。別路行看指鳳皇,青山不得隨猿鶴。

主父西遊感慨多,馬周辛苦遇常何。何如高臥東山頂,一上金門解綠蘿。

問君今年幾十霜,鬚眉稍白髮半黃。長鬆歲寒起淩厲,良驥老大方騰驤。

龍腫好為蒼生出,莫愛丘園長隱逸。作縣還堪魯卓齊,為邦尚可龔黃匹。

君到皇州春正深,龍池柳色動鄉心。白門酌酒看花醉,青瑣聞鶯委佩吟。

同遊倏爾皆朱綬,笑我蹉跎空白首。玉堂西掖故人多,相逢為問平安否。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