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野老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西林野老頭皓白,飲淚燈前對孤客。昔年曾過君家門,君時有子仍有孫。

奔走星纏不停轂,昔嘆人生如轉燭。掌中已失月明珠,目下誰憐汗血駒。

少年風光那可想,西麓田疇日應往。荒園種豆苗不生,白首驅牛犁不行。

日暮涼霜拂高樹,桂花門前隳如雨。世事悠悠莫怨嗟,得錢還醉黃翁家。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