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歌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解縉

我生十載燈窗間,學書晝夜何曾閒。墨池磨竭滄海水,禿筆堆作西眉山。

豪來酒傾八百斛,醉後顛狂隨所欲。手持兔毫任鋒鋩,掃破鸞箋千萬幅。

一筆橫,一筆直,金鎗豎地錐穿壁。白虹界破青旻天,清泉瀉下丹崖石。

一點大,一點小,夜半流星隨月皦。飛空彈石上雲霄,出海驪珠燦穹昊。

媚如扱花美女逞新妝,勇如操戈勇士當戰場。動如綵鸞紫鳳爭翱翔,勁如秋蛇春蚓各奔茫。

態如濃雲千萬變,勢若晴空閃雷電。秋空排雲鴻雁飛,春江洶湧蛟龍戰。

君不見王右軍,當年曾作籠鵝人。丈夫有志亦如此,筆下自有鬼與神。

詩人解縉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務。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諡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