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嚴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顧炎武

二紀違脊令,撫心悲如何。惟爾幼孤㷀,十畝安江沱。

不幸喪厥明,猶能保天和。今年已六十,與吾亦肩差。

里人推祭酒,品行無譏訶。昔年遣兒來,省我桑乾河。

兒言家頗溫,歲得數囷禾。廚中列酒漿,籬下群雞鵝。

常時比鄰叟,農談一相過。亦有賦役憂,未妨藝桑麻。

頃報得兩孫,青蔥滿庭柯。愧我半生來,飄泊隨干戈。

偶至渭水濱,垂釣臨洪波。春雲開三峰,秀出千丈荷。

行止雖聽天,懷土情則那。反躬計所獲,孰與吾仲多。

顧此暮年心,尚未甘蹉跎。寄爾詩一篇,當使兒子歌。

詩人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