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二十二原文賞析

朝代金朝 詩人元好問

奇外無奇更出奇,一波才動萬波隨。
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評論 組詩

譯文

譯文
詩至於唐,本已難於再出奇境來,誰知宋人偏偏翻空出奇在奇境之外。標新的詩論剛一下垂,立刻就引來千萬縷波紋、層出不窮的流派。
我只知詩歌在蘇黃之後再無新意,又有誰能夠成為詩壇上的逆流,橫流滄海?

註釋
蘇黃:蘇軾、黃庭堅,北宋著名詩人。蘇詩氣象闊大,豪放飄逸;黃詩氣象森嚴,生新瘦硬,對北宋詩壇都有很大的影響。
滄海橫流:狂流泛濫,比喻詩壇上的逆流,可能是指江西詩派。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自蘇、黃更出新意,一洗唐調,後遂隨風而靡,生硬放佚,靡惡不臻,變本加厲,咎在作俑。先生(元好問)慨之,故責之如此。”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這首詩是對求奇追險詩風及其流弊的批評。蘇軾、黃庭堅是北宋影響巨大的著名詩人,兩人的詩歌都有很高的成就。蘇軾的詩歌氣象巨集闊,鋪敘宛轉,意境恣逸,筆力矯健,常富理趣,但蘇詩散文化、議論化傾向明顯。蘇軾有滿腹才學,難免在詩中賣弄,以出新意。黃庭堅作詩則力求新奇,選材僻熟就生,喜用他人未用的典故和字句,造拗句,押險韻,做硬語,詩風生新瘦硬峭拔,善於出奇制勝。他所用“奪胎換骨”、“點石成金”增加了“以才學為詩”的傾向。

  蘇、黃兩人在技巧上力求出新,對傳統有所發展變化,取得了卓著的成績,因此元好問承認了他們在詩歌上的成就“只知詩到蘇黃盡”和影響力(“一波才動萬波隨”)。但是另一方面,蘇黃的後學者卻往往沒有蘇黃的才力,未得其長,先得其短,容易出現一味崇尚奇險、堆砌生典、蒐羅怪異形象,語言生硬晦澀、詞句雕琢不自然的弊端(“奇外無奇更出奇”)。元好問批評了蘇、黃詩歌缺點所造成的不良風氣,同時,這也反映了元好問崇尚自然、雅正,反對險怪、雕琢的詩歌思想。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元好問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