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劉長卿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寫景 抒情 離別 愁苦

譯文

譯文
清清的江水長又長,到哪裡是盡頭?夕陽向西落下孤零零的船兒解開了纜索。
群鳥在田野上飛翔一忽兒近一忽兒遠,閒人在船上聽憑溪水飄蕩忽東忽西。
潔白的雲朵飄浮在空中有一千里一萬里,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山前的溪水山後的溪水。
從長沙又遭貶謫離開那裡令人傷感失意,懷人的情思像江岸潭邊的香草那樣濃郁。

註釋
苕(tiáo)溪:水名。一名苕水。由浙江天目山的南北兩麓發源,至小梅、大淺兩湖口入太湖。酬:贈答。樑耿:劉長卿的朋友,中唐書法家。
永路:長路,遠路
解攜:猶言分手。解:原作“自”,據《全唐詩》改。
平蕪:雜草繁茂的田野
前溪:在湖州烏程縣境。
長沙謫去:用賈誼事,賈誼遭權貴讒毀,被漢文帝貶為長沙王太傅,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謫:被貶職。
芳草:香草,也比喻思念他人。
萋萋(qi):原作“悽悽”,據《唐詩品彙》、《全唐詩》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參考資料:

1、楊佐義主編.全唐詩精選譯註:長春出版社,2000.01:707 2、(明)黃風池等編繪 吳企明 閆昭典評解.唐詩畫譜說解:齊魯書社,2005年06月第1版:136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劉長卿被貶時所作。  

參考資料:
1、楊佐義主編.全唐詩精選譯註:長春出版社,2000.01:707

鑑賞

  這首詩是劉長卿被貶時所作,表達了作者的悲憤愁苦之情。全詩景中含情,筆致清婉,結句雖含慰藉,意實深悲,傷感之情,寄於言外。

  前四句以寫景為主,但景中含情。這裡晴川、落日、孤舟、歸鳥和遠行的人,組成一幅江晚送別圖。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這兩句是作者回憶了數年前因友人樑耿被貶謫遠離時,在苕溪為之餞行的情景,他以送別時眼前的“清川”落筆。清川長長,與樑耿的去路一樣,不知到那裡才是終點?落日時分,孤舟在川,兩人只得分手。“落日”預示暮色的將臨,給人的聯想是前途黑暗;“孤舟”所呈現的是淒涼無助,它標誌著人生境遇的險惡;這兩句將這淒涼的環境氣氛和人的悲苦心情極好的襯托出來了。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這兩句描寫了別後情景,遠處近處的歸鳥,飛向平蕪深處,漸漸沒有蹤影,入隨著流水,各分東西。這裡,設景有象徵意義,鳥飛平蕪,漸漸隱沒,象喻樑耿遠去;溪水東西流,象喻人之離別,景中有情。友人離別後的惜別悵惘的心情,都在離別的場景中透露出來。情含景中,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後四句以抒情為主,託物寓意。白雲、明月、春草無不寄託著詩人的情思。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千里萬里,白雲迷濛,這是樑耿遠去貶所沿途雲路漫漫的情景,也是他心路迷茫的真實寫照。前溪後溪,明月朗照,這是詩人留在送別地望月思友的情景。也是詩人自己的感想。作者這裡是說盡管與友人相隔“千里萬里”之遙,但飄然浮動、連綿不斷的白雲卻可傳載友誼;在同樣皎潔的月光照耀下,使人感到相距再遠,也只是“前溪後溪”之隔。濃厚的友誼跨越了巨大的空間界限,以白雲與月光為紐帶,將其二人緊緊連在一起。此句寫得深情而婉轉,真切感人。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這句點明他此次遠行的原因,遠謫長沙,樑耿固然惆悵不已,詩人也感到惆帳,為他的遠謫感嘆不已。這裡十分坦白地寫出作者對友人遭貶的不平與憤慨。而作者自己,不也遭受了同樣的不幸。這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憤之語。“江潭芳草萋萋。”寫出作者眼前景色。他馳騁的心緒回到現實中來,眼望無盡的芳革,倍感茫然淒涼,心中的愁苦也正如這春草一樣延綿不斷,杏無盡頭。

參考資料:

1、(明)黃風池等編繪 吳企明 閆昭典評解.唐詩畫譜說解:齊魯書社,2005年06月第1版:136 2、壯子選注.歷代六言詩精品百首: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6年06月第1版:20 3、唐圭璋,鍾振振主編.唐宋詞鑑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10,:22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劉長卿被貶時所作。  

參考資料:
1、楊佐義主編.全唐詩精選譯註:長春出版社,2000.01:707

鑑賞

  這首詩是劉長卿被貶時所作,表達了作者的悲憤愁苦之情。全詩景中含情,筆致清婉,結句雖含慰藉,意實深悲,傷感之情,寄於言外。

  前四句以寫景為主,但景中含情。這裡晴川、落日、孤舟、歸鳥和遠行的人,組成一幅江晚送別圖。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這兩句是作者回憶了數年前因友人樑耿被貶謫遠離時,在苕溪為之餞行的情景,他以送別時眼前的“清川”落筆。清川長長,與樑耿的去路一樣,不知到那裡才是終點?落日時分,孤舟在川,兩人只得分手。“落日”預示暮色的將臨,給人的聯想是前途黑暗;“孤舟”所呈現的是淒涼無助,它標誌著人生境遇的險惡;這兩句將這淒涼的環境氣氛和人的悲苦心情極好的襯托出來了。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這兩句描寫了別後情景,遠處近處的歸鳥,飛向平蕪深處,漸漸沒有蹤影,入隨著流水,各分東西。這裡,設景有象徵意義,鳥飛平蕪,漸漸隱沒,象喻樑耿遠去;溪水東西流,象喻人之離別,景中有情。友人離別後的惜別悵惘的心情,都在離別的場景中透露出來。情含景中,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後四句以抒情為主,託物寓意。白雲、明月、春草無不寄託著詩人的情思。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千里萬里,白雲迷濛,這是樑耿遠去貶所沿途雲路漫漫的情景,也是他心路迷茫的真實寫照。前溪後溪,明月朗照,這是詩人留在送別地望月思友的情景。也是詩人自己的感想。作者這裡是說盡管與友人相隔“千里萬里”之遙,但飄然浮動、連綿不斷的白雲卻可傳載友誼;在同樣皎潔的月光照耀下,使人感到相距再遠,也只是“前溪後溪”之隔。濃厚的友誼跨越了巨大的空間界限,以白雲與月光為紐帶,將其二人緊緊連在一起。此句寫得深情而婉轉,真切感人。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這句點明他此次遠行的原因,遠謫長沙,樑耿固然惆悵不已,詩人也感到惆帳,為他的遠謫感嘆不已。這裡十分坦白地寫出作者對友人遭貶的不平與憤慨。而作者自己,不也遭受了同樣的不幸。這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憤之語。“江潭芳草萋萋。”寫出作者眼前景色。他馳騁的心緒回到現實中來,眼望無盡的芳革,倍感茫然淒涼,心中的愁苦也正如這春草一樣延綿不斷,杏無盡頭。

參考資料:

1、(明)黃風池等編繪 吳企明 閆昭典評解.唐詩畫譜說解:齊魯書社,2005年06月第1版:136 2、壯子選注.歷代六言詩精品百首: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6年06月第1版:20 3、唐圭璋,鍾振振主編.唐宋詞鑑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10,:22

詩人劉長卿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蘇州長洲縣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因剛而犯上,兩度遷謫。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