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青花紫石硯歌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賀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傭刓抱水含滿脣,暗灑萇弘冷血痕。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鬆麝薰。
幹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
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

詠物 讚美 硯石

譯文

譯文
端州石工的手藝真是靈巧如神,磨刀採石山頂上,猶如腳踏青天割紫雲。
硯臺削磨均勻,註上水,像滿含的嘴脣,硯臺裡花紋隱現彷彿萇弘的碧血印痕。
紗帳中白天暖融融,磨動的墨花添春意,輕盈的墨泡和漂動的墨沫散發出鬆麝的芬芳。
墨汁幹潤濃淡,墨腳都均勻穩定,小小硯臺裡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潔,沒半點濁渾。
用筆尖蘸著墨花,發出細微、清新之聲,那又大又粗的孔硯有什麼值得稱頌!

註釋
楊生:硯臺的主人。青花紫石硯:有青色紋理的紫石端硯,是唐代的一種名貴硯臺。青花:即硯上的“鴝鵒眼”。
端州:今廣東高要縣一帶,境內出石硯。
“踏天”句:石工登上峰頂開採硯石,好像拿刀割取天上的紫雲一樣。
傭(yōng)刓(wán):均勻地削磨。抱水:注滿水。脣:指硯脣,盛水處。
萇(cháng)弘:周朝人,傳說他死後三年,血化為碧玉。這裡形容硯臺裡隱約出現的青花紋理,猶如萇弘的碧血。
紗帷(wéi):紗帳。這裡指書房。
漚(òu):浸泡。沾水磨墨的意思。鬆麝(shè):磨墨時候發出鬆麝的芳香。薰(xūn):香氣。
膩:潤。薄:淡。重:濃。腳:墨腳,即墨錠下端接觸硯石的部分。勻:均勻穩定。
數寸:指硯臺上的墨。光秋:形容墨汁猶如光潔的秋空。
圓毫:指毛筆。促點:用筆蘸墨時的動作。
孔硯:孔子用過的硯臺。寬頑:笨頭笨腦。一作“寬碩”。何足雲:不值得稱道。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61-163

創作背景

  端州(今廣東肇慶)石硯,即端硯,石質堅實、細潤,發墨不損毫,利於書寫,而且造型美,雕琢精,唐代已享盛名,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時曾推為第一。當時楊生正有這麼一塊青花紫石硯,李賀便欣然命筆,一氣寫下了這首筆飽墨酣的讚美詩。   

參考資料:
1、陳邇冬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9-1031

賞析

  此詩一開頭,就把讚辭獻給青花紫石硯的採製者端州石工,稱他們“巧”技賽過“神”功。“巧”、“神”這等字眼,用在這裡,卻力透紙背。

  接著,用神奇的彩筆描繪採石工人的勞動。唐代開採端硯石的“硯坑”,只有西江羚羊峽南岸爛柯山(一稱斧柯山)的下巖(一名水巖,後稱老坑)、中巖、上巖和山背的龍巖,其中僅下岩石有“青花”。楊生的這個硯,應是下巖所產的“青花紫石”。據宋代無名氏《端溪硯譜》說:“下巖之中,有泉出焉,雖大旱未嘗涸。”又說:“下巖北壁石,蓋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採石工人則在巖穴下面那種水流浸淋的環境中操作。所以“踏天磨刀割紫雲”一句中的“踏天”,不是登高山,而是下洞底,踏的是水中天。燈光閃爍在水面上,而岩石的倒影反映於水面,水面就像天幕,倒影就像凝雲。開石用錘鑿,李賀既以石為“雲”,自然就說用“刀割”了。這裡的“天”可“踏”,“雲”可“割”,把端州石工的勞動寫“神”了。

  “傭刓抱水含滿脣”,“傭”是說把石塊磨治整齊,“刓”是說在石面上雕刻成型。這一句寫磨製雕刻石硯,極言工技的精巧。

  “暗灑萇弘冷血痕”,寫紫石硯上的青花。唐人吳淑《硯賦》說:“有青點如筋頭大,其點如碧玉晶瑩。”人們所重,即是紫石中隱含有聚散的青花。《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這裡以“萇弘冷血痕”來形容硯上的青花。清代朱彝尊說:“沉水觀之,若有萍藻浮動其中者,是曰青花。”(《曝書亭集》)青花在水中才顯出它的美,所以前句用“抱水”。這裡用“暗灑”二字,說的是“萇弘冷血痕”般的青花。“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鬆麝薰”,寫把硯放置在書齋中,在天氣暖和的時候試墨。試墨時用水不多,輕磨幾下,墨香已經飄滿了室內。表面上是寫墨的好——是最好的“松煙”和“麝香”所制;而實際上是寫硯的好,容易“發墨”。

  “幹膩薄重立腳勻”,仍是寫硯。硯要“扣之無聲”、“磨墨無聲”才是佳品。這塊硯,石質幹(不滲水)而膩(細潤),硯體薄(平扁)而重(堅實穩重),品質極佳。所以在磨墨的時候,硯腳緊貼案上,不側不倚,在那上面磨墨,平穩勻稱。

  “數寸光秋無日昏”,寫墨的色澤很明淨,沒有絲毫的昏暗和朦朧。“數寸”是說硯體不大。李之彥在《硯譜》裡說:“惟斧柯山出者,大不過三四指。”正合“數寸”的說法。所以末句的“寬碩”,剛好與此相對。

  “圓毫促點聲靜新”,是說筆蘸了墨以後變得圓潤飽滿,硯不傷筆毫,拿起筆來點畫,紙上有輕微的細靜清新的聲音,而不是說硯有聲音。這一句由墨寫到筆,但還是歸結到寫硯的美。

  以上對青花紫石硯的讚詞已經足夠了,但詩人意猶未盡,忽然來了一句“孔硯寬頑何足雲”。“寬頑”這個詞,有些版本作“寬碩”,其實用“寬碩”與上文的“數寸”對應得更好。孔子名丘,字仲尼,後人稱他的出生地為尼山,好事的人取尼山石為硯,藉以“尊聖”。然而尼山硯並不實用,徒有其名,所以李賀在詩的結尾處說“何足雲”,與起句“端州石工巧如神”意思暗對。一起一結,表面上沒有多少意義,實際上是有內在含義的。詩人心中的天平,稱人稱硯,都是有所輕重的。

  這首詩通篇寫硯:硯質,硯色,硯型,硯體,硯品,硯德。而硯的使用,又離不開墨、筆、紙,尤其是墨,所以寫的時候也會涉及。它們雖然是作陪襯的,卻襯托出了青花紫石硯的美。全詩一句接一句,一路不停,絡繹而下,如同纓絡垂下;字句精煉,語言跳躍,沒有一處浪費筆墨,也沒有一處用語晦澀的地方。如果不是十分熟悉硯中的學問,極難寫出這種酣暢淋漓、妥切中肯的詩歌。

參考資料:

1、陳邇冬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9-1031

創作背景

  端州(今廣東肇慶)石硯,即端硯,石質堅實、細潤,發墨不損毫,利於書寫,而且造型美,雕琢精,唐代已享盛名,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時曾推為第一。當時楊生正有這麼一塊青花紫石硯,李賀便欣然命筆,一氣寫下了這首筆飽墨酣的讚美詩。   

參考資料:
1、陳邇冬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9-1031

賞析

  此詩一開頭,就把讚辭獻給青花紫石硯的採製者端州石工,稱他們“巧”技賽過“神”功。“巧”、“神”這等字眼,用在這裡,卻力透紙背。

  接著,用神奇的彩筆描繪採石工人的勞動。唐代開採端硯石的“硯坑”,只有西江羚羊峽南岸爛柯山(一稱斧柯山)的下巖(一名水巖,後稱老坑)、中巖、上巖和山背的龍巖,其中僅下岩石有“青花”。楊生的這個硯,應是下巖所產的“青花紫石”。據宋代無名氏《端溪硯譜》說:“下巖之中,有泉出焉,雖大旱未嘗涸。”又說:“下巖北壁石,蓋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採石工人則在巖穴下面那種水流浸淋的環境中操作。所以“踏天磨刀割紫雲”一句中的“踏天”,不是登高山,而是下洞底,踏的是水中天。燈光閃爍在水面上,而岩石的倒影反映於水面,水面就像天幕,倒影就像凝雲。開石用錘鑿,李賀既以石為“雲”,自然就說用“刀割”了。這裡的“天”可“踏”,“雲”可“割”,把端州石工的勞動寫“神”了。

  “傭刓抱水含滿脣”,“傭”是說把石塊磨治整齊,“刓”是說在石面上雕刻成型。這一句寫磨製雕刻石硯,極言工技的精巧。

  “暗灑萇弘冷血痕”,寫紫石硯上的青花。唐人吳淑《硯賦》說:“有青點如筋頭大,其點如碧玉晶瑩。”人們所重,即是紫石中隱含有聚散的青花。《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這裡以“萇弘冷血痕”來形容硯上的青花。清代朱彝尊說:“沉水觀之,若有萍藻浮動其中者,是曰青花。”(《曝書亭集》)青花在水中才顯出它的美,所以前句用“抱水”。這裡用“暗灑”二字,說的是“萇弘冷血痕”般的青花。“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鬆麝薰”,寫把硯放置在書齋中,在天氣暖和的時候試墨。試墨時用水不多,輕磨幾下,墨香已經飄滿了室內。表面上是寫墨的好——是最好的“松煙”和“麝香”所制;而實際上是寫硯的好,容易“發墨”。

  “幹膩薄重立腳勻”,仍是寫硯。硯要“扣之無聲”、“磨墨無聲”才是佳品。這塊硯,石質幹(不滲水)而膩(細潤),硯體薄(平扁)而重(堅實穩重),品質極佳。所以在磨墨的時候,硯腳緊貼案上,不側不倚,在那上面磨墨,平穩勻稱。

  “數寸光秋無日昏”,寫墨的色澤很明淨,沒有絲毫的昏暗和朦朧。“數寸”是說硯體不大。李之彥在《硯譜》裡說:“惟斧柯山出者,大不過三四指。”正合“數寸”的說法。所以末句的“寬碩”,剛好與此相對。

  “圓毫促點聲靜新”,是說筆蘸了墨以後變得圓潤飽滿,硯不傷筆毫,拿起筆來點畫,紙上有輕微的細靜清新的聲音,而不是說硯有聲音。這一句由墨寫到筆,但還是歸結到寫硯的美。

  以上對青花紫石硯的讚詞已經足夠了,但詩人意猶未盡,忽然來了一句“孔硯寬頑何足雲”。“寬頑”這個詞,有些版本作“寬碩”,其實用“寬碩”與上文的“數寸”對應得更好。孔子名丘,字仲尼,後人稱他的出生地為尼山,好事的人取尼山石為硯,藉以“尊聖”。然而尼山硯並不實用,徒有其名,所以李賀在詩的結尾處說“何足雲”,與起句“端州石工巧如神”意思暗對。一起一結,表面上沒有多少意義,實際上是有內在含義的。詩人心中的天平,稱人稱硯,都是有所輕重的。

  這首詩通篇寫硯:硯質,硯色,硯型,硯體,硯品,硯德。而硯的使用,又離不開墨、筆、紙,尤其是墨,所以寫的時候也會涉及。它們雖然是作陪襯的,卻襯托出了青花紫石硯的美。全詩一句接一句,一路不停,絡繹而下,如同纓絡垂下;字句精煉,語言跳躍,沒有一處浪費筆墨,也沒有一處用語晦澀的地方。如果不是十分熟悉硯中的學問,極難寫出這種酣暢淋漓、妥切中肯的詩歌。

參考資料:

1、陳邇冬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9-1031

詩人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